迟暮固多感,况此岁峥嵘。
霜霰忽已集,夜闻络纬鸣。
青灯不解语,依依有馀情。
铜瓶煮寒泉,中作笙箫声。
沈忧能伤人,一夕白发生。
蓬莱渺云海,金丹几时成。

诗句一开头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其变化无常,同时通过这个景象引发出诗人对于自己年华已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颔联则通过写桃红与封姨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迟暮固无疑,此景峥嵘岁。
    霜霰忽飘坠,夜闻络纬鸣。
    青灯不讲解,依依有馀情。
    铜瓶煮寒泉,中作笙箫声。
    沈忧能伤人,一夕白发生。
    蓬莱渺云海,金丹无时成。

  2. 关键词解释

  • 迟暮:指人生的衰老和晚年。
  •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这里比喻岁月的峥嵘。
  • 霜霰:即霜和霰,指冬日的雪和雨。
  • 络纬:昆虫名,这里借指夜晚的蟋蟀鸣叫。
  • 青灯:油灯发青色光芒,常用来象征清贫或学问未成的状态。
  • 笙箫:乐器名,这里泛指音乐之声。
  •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神山,常用于比喻神仙居所。
  • 金丹: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代表长生不老药。
  1. 诗句赏析
  • 意境渲染:诗一开始便以“迟暮”作为主题,营造出一种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尤其是秋冬之交的霜霰和夜间蟋蟀鸣叫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凄凉感,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情感表达:诗中的“依依有馀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最后几行得到了深化,如“沈忧能伤人”,“蓬莱渺云海”,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力感。
  1. 背景分析
  • 《迟暮》的创作背景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陆游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使得他多次仕途受挫,深感国事家愁。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而《迟暮》正是其中一首表现诗人晚年心境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该诗的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精细观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此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从自然景观的描绘逐渐过渡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由外及内的抒情方式,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宏大背景,又不失为一首细腻的心理独白。

《迟暮》不仅展现了陆游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哲学思考。通过这首作品,读者不仅可以窥见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