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
满酌文举尊,径卧子敬毡。
鼻雷未及作,眼电遽瞭然。
孤灯如秋萤,唤我开陈编。
初欲限一卷,随手纷联翩。
欢然不知疲,忽已晨乌迁。
嗟我行六十,衰病迫残年。
仕进今永塞,文章后谁传。
饱食而安寝,此计定自贤。
勿学草玄翁,死为人所怜。
【注释】
①厌坐:讨厌静坐。
②颇幸:很幸运。
③文举:东汉末年人,名乔,善鼓琴,能弹琴自娱,故称“文举”。
④径卧子敬毡:指用毡垫子躺着。
⑤鼻雷:指鼾声。
⑥眼电:指眼睛的闪光,形容读书时的兴奋状态。
⑦秋萤:秋天夜晚的萤火虫。
⑧开陈编:打开书本来阅读。
⑨限一卷:限定读一本书。
⑩纷联翩:纷繁连续。
⑪欢然:高兴的样子。
⑫晨乌迁:指太阳升起。
⑬嗟:感叹词,表示感慨。
⑭衰病:衰老的疾病。
⑮后:以后,将来。
⑯此计定自贤:这是最好的打算,一定会很贤明。
⑰勿学草玄翁:不要像草玄先生那样活着。
【赏析】
《冬夜醉解残灯荧然起读书至明赋诗十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组诗作品,共10首。此诗为第一首。这首诗写诗人因嗜酒成性而终老林泉,深感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不虚度年华,并以此劝诫他人。全篇言简意赅,语言朴实,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冬夜,寒冷寂静。厌坐,不愿久坐;颇幸,很幸运,很幸运。一醉眠,饮酒入睡。
诗人在寒冬腊月里,因贪杯而醉酒入睡,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但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整日奔波忙碌,为官多年,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心力交瘁,身心疲惫,早已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钩心斗角。于是乎,便借冬夜之机,饮酒酣睡,以消解心头块垒。
“满酌文举尊,径卧子敬毡。”文举,指的是东汉末年人张衡,字平子,善鼓琴。子敬,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尊,是酒杯。子敬毡,是指毡毯。
诗人在酒醉后,就席地铺上毡毯躺下来睡觉,真是惬意之极。他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中,与他们一同饮酒作乐,享受着那份闲适与快乐。
“鼻雷未及作,眼电遽瞭然。”“鼻雷”,这里指鼾声。“眼电”,这里指读书时眼中闪过的光芒。
诗人因嗜酒而昏昏欲睡,所以鼻子里发出的响声尚未响起,眼睛却已经亮了起来,可见其读书时精神饱满,兴致勃勃。
“孤灯如秋萤,唤我开陈编。”“陈编”,指旧书。
诗人被读书声惊醒,看到那微弱的灯光下,一只秋萤在飞舞。他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沉迷于书中,但现在已年近花甲,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尽情地遨游于书海之中了。
“初欲限一卷,随手纷联翩。”想要限定读一本,然而手一挥却纷纷翻页起来。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读书时的场景。他原本想限定自己只读一本书,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但是当他翻开书页时,却发现自己的心思已经完全沉浸在书中了。
“欢然不知疲,忽已晨乌迁。”“晨乌”,即清晨的乌鸦。诗人读书读到天亮,不觉疲倦。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读书时的状态。他非常快乐,完全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以至于连早晨的鸟儿都已经开始歌唱了,而他还在继续读书。
“嗟我行六十,衰病迫残年。”“嗟”,感叹。行六十:指年龄六十。衰病:衰老的疾病。
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六十岁,身体逐渐衰老疾病缠身。他感到十分无奈和悲伤,因为自己的一生都在为官仕途中度过,如今却已年近花甲,不能再为国家效力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仕进今永塞,文章后谁传。”仕进:做官。今永塞:现在永远被阻隔。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他曾经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但是现在却已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文章后继无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
“饱食而安寝,此计定自贤。”“饱食”:吃饱肚子。“安寝”(wèi): 安息、休息。“此计”:这里指这种生活方式。“自贤”:自己认为很贤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吃饱喝足之后安心地睡觉,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我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最贤明的。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之情。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简单又幸福,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和选择,值得别人效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