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
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
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
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
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
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荆州歌

  • 楚江鳞鳞绿如酿:形容长江江水清澈碧绿,像美酒一样。
  • 东征打鼓挂高帆:描述东征时,士兵们敲打战鼓,挂起高高的帆船。
  • 西上汤猪联百丈:描绘西征时,士兵携带汤猪(一种食物),其高度可与百丈之高相比。
  • 伏波古庙占好风:指古代伏波将军的庙宇位于此处,有着良好的风水。
  • 武昌白帝在眼中:形容武昌地区的白帝城清晰可见。
  • 倚楼女儿笑迎客:描写在楼台上迎接客人的女子。
  • 清歌未尽千觞空:指歌声未完饮酒已空,暗示宴会气氛热烈。
  • 沙头巷陌三千家:描述沙头和街道两旁有三千家住户。
  • 烟雨冥冥开橘花:描绘雨雾迷蒙中开放着橘树花朵的景象。
  • 峡人住多楚人少:说明峡地居住的人多数是楚人,而其他地方较少。
  • 土铛争饷茱萸茶:指当地人使用土制锅具煮艾叶制成的茱萸茶来驱寒。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荆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句“楚江鳞鳞绿如酿”,用酿酒比喻江水的清澈,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接着通过“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两句,诗人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雄壮场面和战士们的豪迈精神。

诗中的“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则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热情好客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荆州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