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云齐雪意熟,二更雪急声簌簌。
地炉对火得奇温,兔醢鱼鱐穷旨蓄。
引杯且作稿面红,脱帽不管衰鬓秃。
浩歌三终徐自和,藏书万卷方尽读。
从来本不择死生,况复区区论祸福。
雪晴著屐可登山,与子一放千里目。

【注释】

①“雨夜小酌”:指在风雨之夜与朋友饮酒。

②黄昏云齐雪意熟:天色渐暗,云雾缭绕着山间,好像积雪一样。

③二更雪急声簌簌:夜深人静,大雪纷飞的声音如泣如诉。

④地炉对火得奇温:地上的炉火给屋内带来温暖。

⑤兔醢鱼鱐(hǎn)穷旨蓄:以兔肉和鱼肉制作的食品味道鲜美而丰富。

⑥引杯且作稿面红:喝酒时把酒杯举起,脸颊泛红。

⑦脱帽不管衰鬓秃:脱下帽子,不顾自己的白发。

⑧浩歌三终徐自和:边唱歌边喝,直到酒足歌尽。

⑨藏书万卷方尽读:有万卷书要读,于是边读边喝酒。

⑩从来本不择死生:历来的人都是不计生死的。

⑩况复区区论祸福:何况这区区小事又何足挂齿呢?

⑪雪晴著屐(jié)可登山:大雪过后,鞋子上有了泥土,可以登山游玩了。

⑫与子一放千里目:与你一起观赏万里风光。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诗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首联写暮雪初霁的景象。天色将晚,云雾密布,仿佛连山峰都披上了洁白的雪装,使人感到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美。此时正值冬日深夜,寒风呼啸,但室内却温暖舒适,炉火熊熊,映照出人们欢快的心情。这两句既写出天气之冷,又写出室内之暖,表现了一种清寒中的乐趣。

颔联写饮酒赏雪的情景。“兔醢鱼鱐”四字出自《诗经·周南·汝坟》中的“鱼丽于穋,鲂鱮(fán)舞”。这里用以形容食物美味,也暗示着酒的浓郁。诗人举杯饮干,满脸通红;他脱下了帽,顾不上自己满头的白发,兴致勃勃地唱起歌来。这一句表现出酒兴浓,心情畅快。

颈联写饮酒赏雪后与朋友共度良宵的情景。“浩歌三终”,歌声嘹亮,传遍整个屋子;“徐自和”,则表示在歌声停歇之后,仍与朋友们相和。“三终”,即三次结束,言其饮酒、唱歌时间之长;“徐自和”谓边唱歌边饮酒,直至酒尽歌终。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饮酒的热烈场面,还写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尾联写与友人同登高山欣赏雪景。大雪过后,大地一片银白;此时穿上木底鞋,踏着厚厚的积雪登山游览,别有一番情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诗通过对饮酒赏雪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追求快乐的思想感情,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