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叩头笺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
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
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
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
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
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
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
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
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
杜郎苦瘦帽擪耳,程子久贫衣露肘。
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后生。
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
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
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这首诗是杨伯子见赠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斋戒叩头笺天公”,描绘了作者虔诚向天公祈祷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命运的追求。
次句“幸矣使我为枯蓬”,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但仍心怀希望的心态。这里的“枯蓬”比喻了他虽然平凡却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第三句“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强调了作者在逆境中寻找到的乐趣和自由。这里的“旷快”形容他的心情舒畅,而“乘秋风”则寓意着他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四句“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表达了作者对贫贱生活的豁达和对知识的尊重。他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渴求。
接下来的诗句“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描绘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最后两句“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这些诗句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他认为,文章创作应追求独特性,不能盲目追随他人;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无论是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激励,还是在逆境中发现乐趣的生活态度,都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