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着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游览鹅鼻山并登顶拜访秦始皇刻石的情景,以及他在险峻的山路中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

诗的第一句“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表达了作者登上鹅鼻山并到了山顶上拜访秦始皇刻石的经历,同时他还在山顶北望了大海。这里的“鹅鼻山”可能是一座山的名字,而“秦刻石”则指秦始皇在山上刻的石碑。

第二句“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表明作者在山下购买了两双草鞋,然后开始登山,尽管道路险峻,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里的“双芒屩”是一种草鞋,而“作意登山”则表示他下定决心要攀登这座山。

第三句“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描述了作者在攀登过程中所见的景色,即苍翠的崖壁没有裂缝,竹子的鞭子在这里显得特别轻盈,而崩塌的石头就像要坠落的样子。这里的“崩石欲坠”和“松根络”都形容了岩石的不稳定。

第四句“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着脚。”则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开阔的视野和经历危险、陡峭的山路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历险崎岖”、“危着脚”都描绘了山路的险峻。

随后的内容都是对山中景色的详细描写,包括“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等句子,都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这些句子描绘了山中的云彩、瀑布等自然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则是对山中的岩石和悬崖进行了描述,其中“大岩空腔”指的是巨大的岩石中间有空腔,而“绝壁峭立端疑削”则描绘了悬崖峭壁的高度和形态。

整首诗通过对鹅鼻山的描绘和对山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