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
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
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统一之深挚爱国情怀

  1. 诗篇概述
  •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绝笔之作,临终之际写给儿子的遗嘱。
  • 诗中表达了陆游至死不渝的收复失土、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感人至深。
  1. 诗句释义
  • “死去元知万事空”,意指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 “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
  • “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1. 译文对照
  • 原诗: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 译文:这是卑下之人之事,学者怎能如此。前年回到故乡时,我指着江水发誓要收复失地。
  1. 注释解析
  • 斥逐襆被归:斥逐表示排斥和驱逐,襆被表示携带行李,此处可能暗示陆游因反对朝廷而受到排斥。
  • 此是鄙夫事:鄙夫表示平庸的人,这里指的是陆游认为这些行为不值得效仿。
  • 此是卑下之人事:卑下表示地位低下,这里是说这些事情属于卑微之人所为。
  • 学者那得尔:学者表示有学问的人,那得尔表示怎么能够这样,强调了陆游对这种行为的否定。
  1. 赏析
  •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民族立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心怀祖国的统一大业,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对民族利益的忠诚捍卫。
  • 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句,既是陆游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历史进程的一种深刻思考。它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展示了他在面对困境时仍能保持的坚韧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崇高形象,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他的个人追求,也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