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译文

向上司申请再次担任冲佑的官职。
六尺长的龙身蜿蜒曲折,九寸宽的方帽如同房屋。
人间无处可以容身,山水间归隐以寄托傲气。
耳中听闻陶渊明的故事,自我觉醒尚未成熟。
高洁志向不可折辱,七十岁忽然已到。
在明窗之下放置经书,在奥室之中养丹灶。
虽然说是迫于时光之晚,却足够满足平生爱好。
心旷神怡万念皆空,快意如同河水一泻千里。
寄语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注释

  1.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形容其人身材高大如龙,方屋则暗示方正有骨气。

  2.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表示其人在世俗中难以立足,但内心向往自然与超脱。

  3.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觉醒。

  4.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表示他的志向高尚,但岁月不饶人,到了七十岁才意识到时间紧迫。

  5.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描述了他在家中设立书房和修炼之地,追求学问和修养。

  6.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虽然感到时日无多,但已经足够充实自己一生的美好时光。

  7.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心态,感觉一切烦恼都如河流般被扫除。

  8.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或师长的一种敬意和问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叙诗,通过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态度及其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追求。整体上,诗风豪迈、潇洒,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和高尚品格。
    首句“上书乞再任冲佑”表明了诗人想要再次得到官职的愿望,这反映了他对于权力和地位的追求。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反而在后文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
    中间部分详细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他在家中设立书房和修炼之地,追求学问和修养。同时,他也不忘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表达了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既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豁达、洒脱的精神风貌令人敬佩。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