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如优昙时一出,老姥何为憎见佛。
山从古在天地间,愚公可笑欲移山。
火其书,庐其居,佛亦何曾可扫除。
子有孙,孙有子,山竟嵯峨汝何喜。
床头有酒敌霜风,诗成老气尚如虹。
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醉歌
翻译:
醉了还唱歌。
2. 佛如优昙时一出,老姥何为憎见佛。
- 优昙花:一种传说中的美丽而短暂的花,通常只在特定的时节出现一次。
- 老姥憎见佛:这里的“老”可以理解为年长者或老年人,而“憎见”则意味着不喜欢见到。
- 译文:就像佛的出现只是一瞬间的美妙,年长的妇女为何要厌恶看到佛呢?
3. 山从古在天地间,愚公可笑欲移山。
-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故事,愚公决心将两座大山移走,以便于出行。
- 译文:山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愚公试图移山的故事真是可笑。
4. 火其书,庐其居,佛亦何曾可扫除。
- 火烧书:这里可能指的是焚烧书籍的行为,用以表示对某种思想的反对。
- 庐其居:居住的地方简陋朴素。
- 译文:烧毁书籍,住在简陋的住所,但佛像又怎能被扫除干净?
5. 子有孙,孙有子,山竟嵯峨汝何喜。
- 子有孙:儿子有了孙子。
- 孙有子:孙子又有了儿子。
- 译文:你有了孙子和儿子,山峦依旧巍峨,这对你有何喜悦?
6. 床头有酒敌霜风,诗成老气尚如虹。
- 床头有酒:形容诗人饮酒作乐,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译文:床前有酒可以抵御寒风,诗歌完成时,那种从容淡定的气息仿佛彩虹一样。
7. 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
- 八万四千:佛教中的数字,代表无尽的世界。
- 译文:无数的颠倒想法交织其中,我和你一起沉浸在这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吧。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佛法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现象(如山、佛)和人类生活的无常(如老、移山)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醉歌”、“火烧书”、“床头有酒”等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最后一句“与君同付醉眠中”,更是将诗人与读者紧密相连,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