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
恶风吹到马当祠,出没蜿蜒舞澎湃。
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
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
颠危仅免葬鱼腹,至今常抱垂堂戒。
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
直疑屋外即长江,九转得生那可再。
正襟默坐徐自思,忠信固可当丧败。
鬼神虽恶技有穷,卷地破山真一噫。
明朝倚杖看晴云,兹夕惊心复何在。
【注释】:
壬子年(公元1282年)八月癸卯(初九),大风雨,拔木飘瓦通夕不能寐。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恶风吹到马当神祠,出没蜿蜒舞澎湃。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颠危仅免葬鱼腹,至今常抱垂堂戒。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直疑屋外即长江,九转得生那可再。正襟默坐徐自思,忠信固可当丧败。鬼神虽恶技有穷,卷地破山真一噫。明朝倚杖看晴云,兹夕惊心复何在。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过险滩时遭遇暴风雨的经历及所得到的启示。全诗以“我昔”为起兴,以“今朝”为收结,首尾照应。中间十二句,先叙事,次议论,最后抒情,层次井然。
开头二句:“壬子年(公元1282年)八月癸卯(初三),大风雨,拔木飘瓦通夕不能寐。”壬子年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八月癸卯日则是闰六月十三日。诗中所说的大风暴发生在七月三十日,当时作者正在江南任职。
第三、四两句:“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六十幅蒲”,形容船身长而狭,可以多挂帆,所以叫蒲帆。
第五、六两句:“恶风吹到马当祠,出没蜿蜒舞澎湃。”马当,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南二十里,有江岸石壁突入江中,形成天然的屏障,故有风浪也不至于翻船。
第七、八句:“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樯”,“船桅”,这里指船头。
第九、十句:“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风云”,喻指狂风和暴雨;“昼晦”指白天天气阴暗;“薪菜”,指食物。
第十一、十二句:“颠危仅免葬鱼腹,至今常抱垂堂戒。”“钓堂”,即“临堂”,指靠近门框的地方。
第十三、十四句:“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兹夕”,这个晚上。
第十五、十六句:“直疑屋外即长江,九转得生那可再。”“九转”,指极难的比喻,这里指经过九重天的艰难险阻才能生还。
第十七、十八句:“正襟默坐徐自思,忠信固可当丧败。”“正襟”,整理衣襟,表示庄重;“默坐”,坐着不声不响。
第十九、二十句:“鬼神虽恶技有穷,卷地破山真一噫。”“卷地”,使大地弯曲;“噫”,叹息声。
第二十一、二句:“明朝倚杖看晴云,兹夕惊心复何在。”意思是:明天拄着手杖观看晴朗的天空,今夜惊心动魄的情景又在哪里呢?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虽然经历了惊涛骇浪和生死关头,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节操,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