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
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如今醉倒官道边,插花不怕颠狂甚。
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注释】

  1. 曩时:过去。
  2. 侧睨:斜着眼睛看。
  3. 贝锦:指华丽的车饰,比喻富贵人家的装饰。
  4. 狂言欲发:狂妄的话语正要发出。
  5. 畏客传:担心被客人听到。
  6. 一笑未成:笑还没有笑出来。
  7. 忧祸稔:担心灾祸来临。
  8. 插花: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9. 嵬(wéi)昂:形容人高傲的样子。
  10. 牧竖:放牧的小吏。
  11. 踔踸(chuò chì):跳跃奔跑的样子。
  12. 秋毫:指非常微小的东西。
  13. 论:计较,讨论。
  14. 万古兴亡一酣枕:指历史朝代的兴亡就像睡了一个长长的觉一样不值一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酒后失态的诗。诗人在醉倒之后,心情畅快,无所顾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全诗通过饮酒、失态到清醒的整个过程,表现了诗人从恐惧、忧虑到欢乐、自得的心理变化过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由无拘、乐在其中的向往之情。

开头两句“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是说以前不敢喝酒,是因为怕被人知道;现在喝醉了,看到路边车上的车饰华丽,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贝锦”指的是富贵人家的装饰。

第三句“狂言欲发畏客传”是说本来想说话但又怕被人听见,这里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当时的担忧情绪。

第四、五句“一笑未成忧祸稔,如今醉倒官道边”是说本来想要大笑一番来发泄心中的不快,但却因为担心灾祸即将到来而未能如愿。这里的“忧祸稔”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

第六、七句“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是说行人看到醉酒的人,会把他扶起;而牧人则认为他的行为太过狂傲,要阻止他继续前行。这里的“嵬昂”和“踔踸”都是形容人的举止行为。

第八、九句“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是说直到喝醉后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而以前总是把作官当作一件大事,感到压力重重。这里的“凛凛”表示紧张、害怕的意思。

第十句“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是说对于微小的变化都不值得关注,历史的兴衰荣辱就像睡着了一样不重要。这里的“秋毫”指的是极其细小的事物,比喻为微不足道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酒后的失态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由无拘、乐在其中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转变,由过去的谨慎小心、忧虑不安到现在的豁达开朗、无忧无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