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
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
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碗。
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
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
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
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

【赏析】

《雨夜书感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春,因受“安史之乱”影响,被迫离开长安,经四川、湖北、湖南一带辗转流寓湘鄂赣边区后写下的组诗。

第一首:“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此句点出了诗人长期在外为官的艰难处境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四十年”,意谓四十年漂泊在外。“桑榆暖”,指日暮天晚,夕阳西坠,正是归家之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四十余年,终得还乡的欣慰之情。

第二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与无奈。“皇恩”,指朝廷的恩典。“黎老”,指百姓,这里代指自己。“一官”,指官职。“犹置散”,犹存虚职。“皇恩念黎老”,意谓朝廷念及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辛苦付出,给予一些照顾和安慰。“一官犹置散”,则表明尽管皇帝有这份恩典,但自己仍然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第三首:“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此句描写了诗人身处异地、孤独无依的情景。春天已过,桃李凋零,诗人只能在风雨交加的空荡荡的馆舍中度过时光。“春残”、“桃李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而“风雨闭空馆”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和凄凉之感。

第四首:“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碗。”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有怀”,即心中有话想说。“无与陈”,无法倾诉。“万事付酒碗”,意谓将一切烦恼都寄托于酒杯之中,以酒浇愁。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

第五首:“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自我安慰的心态。他认为虽然现在有很多贤能之士,但自己的内心却始终难以满足。这种心态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也透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第六首:“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此句赞美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杜甫曾担任过拾遗和左拾遗等官职,他勇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而房琯则是唐朝的一位忠臣,他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七首:“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与反思。“慷慨”,指豪迈激昂的情感。“经纶”,本为治理国家大事之意,此处引申为才能和能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自信,又透露出他对自身能力的不足和遗憾。

第八首:“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时的忧虑之情。“群胡”,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穴中原”,指深入腹地。“微管”,指微薄的力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时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