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豁不可补,发脱无由栽。
清晨明镜中,老色苍然来。
馀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抽架取我书,危坐阖复开。
万世见唐尧,夔龙获亲陪。
寥寥三千年,气象挽可回。
岂以七尺躯,顾受世俗衰。
道在无不可,廊庙均蒿莱。

《晨起》

齿豁不可补,发脱无由栽。
清晨明镜中,老色苍然来。
馀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抽架取我书,危坐阖复开。
万世见唐尧,夔龙获亲陪。
寥寥三千年,气象挽可回。
岂以七尺躯,顾受世俗衰。
道在无不可,廊庙均蒿莱。

注释:

  1. 齿豁:牙齿磨损或缺失。
  2. 发脱:头发脱落。
  3. 明镜中:镜子里显现出自己的容貌。
  4. 馀年:剩下的岁月。
  5. 危坐:端坐。
  6. 夔龙:指古代贤臣,这里指自己。
  7. 廊庙:指朝廷、官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开头两句“齿豁不可补,发脱无由栽。”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年华不再、衰老无力的无奈和感叹。随后的诗句“清晨明镜中,老色苍然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晨光中看到自己衰老的面容,感到岁月无情地流逝。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剩余岁月的珍惜之情,并不愿意让这些时光白白流逝,而是选择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而“万世见唐尧,夔龙获亲陪。”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岂以七尺躯,顾受世俗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他更看重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品德,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地位。

最后四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观:“道在无不可,廊庙均蒿莱。”这句话表明了诗人认为人生的真谛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真理和道德,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伟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