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寄题周丞相平园

1. 译文:

先生的内心如平地一般平静,对任何小的纷争都没有反应。
他随意地把《周易》放在床头,但并没有因此洗耳恭听。
先生处理国事如同平坦的土地,三朝为官都是以公正的态度来衡量。
天帝的台阶平稳如初,自然万物都和谐相处,没有灾难。
如今您归来了,只能曲着胳膊睡觉,世事无穷尽,都要看破。
不种桃树也不挖兰花,山里和尚和野叟时常来访。
我们七十多岁已经长寿了,更期待能活到八十岁又有什么?
倘若知道生死本来就是平等的,那么就放下一切,如同饮酒一样自在。

2. 注释:

  • : 一种诗歌体裁,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 译文: 将原文翻译成中文,保持原意不变。
  • 先生: 对某位德才兼备的人的尊称。
  • 道心: 内心的信念或信仰。
  • 秋毫: 非常小的一根毛,常用来形容极其细小的事物。
  • 忿欲: 愤怒与欲望。
  • 周易: 古代中国的一部占卜书,常用于预测未来。
  • 本不: 并非。
  • 洗耳恭听: 表示专心倾听,不敢有任何杂念。
  • 国论: 国家的言论或政策。
  • 泰阶: 指太平盛世。
  • 欃枪: 指彗星。
  • 归来: 回到一个地方。
  • 捻放: 形容态度放松,不拘小节。
  • 拈放一边: 把重要的事情放到一边不去管。
  • 把酒: 比喻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先生的不同生活状态来描绘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从“先生道心平如砥”到“先生国论如砥平”,诗人通过对先生内心的描述,展现了其对世事的淡然处之和对政治事务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中的“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先生的超脱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表达了对长者智慧和长寿的尊敬。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先生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