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
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剪笼中翎。
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风前哀号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
诗成欲写复懒去,诵似溪友声泠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 首联: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注释:晴朗的新天,天空色彩呈现出一片青色。一群大雁在空中飞翔。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秋日晴空的景象,通过“新晴天”和“正青”两个词语传达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画面。

  • 颔联: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注释:孩子们相互呼唤着仰望天空,我也拄着手杖来到了庭院中。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孩子们一同欣赏飞翔的大雁,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状态,可能感到孤独或有所思。

  • 颈联: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注释:丰收的季节处处都是稻谷和高粱,为什么不暂时停留在沙洲的小溪旁呢?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向往。

  • 尾联:
    “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
    注释:应该到江河海洋中去寻求一种旷达的快感,又何必因为寒冷的霜雪而叹息生命的飘零不定呢?
    赏析: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他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但又无法彻底摆脱生活中的苦闷和挫折。

  • 尾联:
    “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剪笼中翎。”
    注释:作为一个书生,我可笑的是我不自满;我的羽毛被剪去了很长时间了。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自嘲自己的境遇,另一方面又感叹命运的不公。

  • 末联:
    “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注释:我想像那孤高的白鹭一样,在万里的海面上飞翔,但总觉得自己比不上杜鹏;想化为一只白鹤,但在千年之后才发现自己与丁鸿的差别。
    赏析:最后两句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