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南酒楼粲丹碧,万顷湖光照山色。
我来半醉蹑危梯,坐客惊顾闻飞屐。
长绦短帽黄絁裘,从一山童持药笈。
近传老仙尝过市,此翁或是那可识。
逡巡相语或稽首,争献名樽冀馀沥。
我欲自言度不听,亦复轩然为专席。
高谈方纵惊四座,不觉邻鸡呼梦破。
人生自欺多类此,抚枕长谣识吾过。
【注释】
记:记述。戊午:宋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2年。十一月: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夜:农历十月二十四日,即重阳节。梦: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做了一个关于酒楼、湖光山色的梦境。粲丹碧:指酒楼的装饰华丽多彩。万顷:形容湖水辽阔。湖光照山色:湖面映照着青山,显得分外明净。蹑危梯:登高而上。屐,古代的一种木制鞋。长绦短帽黄絁裘(sī):指穿着长带短帽的黄色丝棉袍,这是当时士人常用的装束。从一山童持药笈(jí):一个山里的小男孩拿着一本药典。从一,“从”字作动词用。山童,山里的孩子。持药笈,手里拿着药箱。近传:近来听说。老仙:指隐士、仙人。尝过市:曾经路过市集。此翁:这个人。那可识:你能够认识吗?逡巡:徘徊不前的样子,此处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稽首:拜见时行拱手礼,头叩地表示敬意。争献名樽:争相举杯献酒。度不听:不想听我诉说。亦复轩然为专席:也不过是摆了一副高傲的架势,独自占据了一张座位。轩然,轩昂的样子。高谈方纵:高谈阔论,意气风发。四座:四周的人。不觉:不知不觉。邻鸡呼梦破:不知是邻居的公鸡叫醒他,还是自己醒来。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饮酒,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老仙人经过市集。诗人与这位老仙人交谈甚欢,并自比为“专席”。诗人在梦中所遇之奇,令人神往不已。全诗以记梦境为主,通过对梦境中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描绘的是重阳节那天作者所做的一场梦境。诗人在梦境中遇见了一位老仙人,两人相谈甚欢,最后还互相赠送礼物,共饮美酒。这场梦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醒来后仍然难以忘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那份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