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
蒙蒙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
- “东吴”指的是古代的吴国地区,这里指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区域。
- “春雨多”表明春天时雨水频繁。
- “略无三日晴”说明几乎看不到晴朗的日子。
- 整体意思是说春天的江南地区经常是阴雨连绵,很少见到晴朗的阳光。
- 蒙蒙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 “蒙蒙”形容雨后天空中云层密布的景象。
- “平野”通常指平坦的田野。
- “淅淅”形容细小的雨点落下的声音。
- “空阶”意味着台阶空旷,没有遮蔽物。
- 描述的是细雨落在空旷田野上,形成一片朦胧景象。
-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盛开。
- “雨中尽”暗示着花朵在雨中凋零或被冲走。
- “三月”特指春季三个月。
- “未闻莺”可能是指因为连日的阴雨,莺鸟也变得沉默无声。
- 整句表达了春天里由于持续的阴雨天气,许多植物和鸟类都失去了生机。
-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 “重裘”指的是厚厚的衣服,用来御寒。
- “奥室”指内部较深处的房间。
- “时序真强名”意指时间似乎被强行命名或定义,但实际并无明显意义。
- 这句表达出作者对于季节变化的无奈感受,以及天气带来的不便。
-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 “亦欲”表达了一种想要做某事的愿望。
- “借驴”可能是外出散步或游览。
- “泥淖”指的是泥泞的地方,容易让人滑倒。
- “沾衣缨”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或泥水溅到身上的样子。
- 表达了诗人想要出去走走但又因为外面泥泞不堪而受阻的无奈心情。
-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 “抚事”表示回想过去的一些事情。
- “累欷”形容悲伤叹息。
- “浊醪”即浊酒,指劣质的酒。
- “聊”表示姑且,勉强的意思。
- 这句反映了诗人因怀念过去、感叹时光易逝而感到悲伤,同时通过喝酒来寻求慰藉的情感。
-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 “景运”可能是指国家的运势或时代背景。
- “今方开”意味着现在开始好转。
- “关辅”一般指关中地区,古时的长安周围一带。
- “一日平”表示一天之内恢复了平静或正常。
- 表达了对国家即将恢复稳定状态的美好祝愿。
-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 “我家”指自己家的土地或家园。
- “本好畴”意味着家中原本就有肥沃的土地。
- “灞浐”指的是灞河与浐河,都是中国陕西省内重要的河流。
- “可躬耕”表示可以亲自耕种这些农田。
- 这句表达了对家乡自然风光和农耕生活的向往之情。
-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 “新丰市”指唐代长安附近的新丰县,有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 “看花”指的是赏花。
- “下杜城”指长安城内的一个区域,杜甫曾在此居住。
-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购买美酒,赏花游玩。
-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 “会当”表示将来一定如此。
- “与汝辈”指与你等众人。
- “籍草”指的是利用草木搭建临时住所,通常用于过冬或避世。
- “作清明”意为举行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如扫墓、祭祖等。
- 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与家人一起度过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