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成尘浑不数,海棠也作胭脂雨。
清明未到春已空,枝上流莺替人语。
逢春日日合醉归,莫笑典衣穷杜甫。
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酹坟土。
门前三百里湖光,天与先生作醉乡。
银杯羽化不须叹,多钱使人生窟郎。

【注释】

①卖常用:典当。

②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事物。也用作赠人佳词的敬称。成尘:落满尘土。浑(hún)不数:无法计算。

③海棠:指牡丹。胭脂雨:喻春雨。

④清明未到:清明时节还未到来。春已空:春天已经过去。

⑤流莺:即黄莺,在枝上啼叫。替人语:替人歌唱。

⑥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此处用杜甫自谦之典。典衣穷,典押衣物以度日。

⑦生时不肯浇舌本:意谓生前不愿学习,故不重视读书;死后空持酹(lèi)坟土:意谓死后没有祭奠,只有把食物洒在坟墓里,表示对死者的怀念。酹,一种祭祀仪式,把酒或食物洒在地上表示敬意。

⑧三百里湖光:形容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⑨银杯羽化:形容仙人乘着飞升而去。羽化,道教用语,指成仙。

⑩多钱使人生窟郎:指有钱可以使鬼魅变成好人。窟郎,古代传说中鬼魅的一种。

【赏析】

全诗共六句,可分为两节。第一节三、四两句写自己贫困潦倒,生活困苦,却仍借诗戏弄自己。第二节五、六两句写自己一生贫贱,死后却无以为祭,只留下一些钱供他人使用。

第一句“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是说生活困窘到了极点,连买酒用的酒杯都典当了来作诗玩乐。“卖”字说明其贫穷之至。第二句“桃李成尘浑不数,海棠也作胭脂雨”,则描绘了一种凄迷的景象:桃花李花落得满地都是,如同尘土般微不足道,即使是海棠花也在春雨中凋零。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无奈感慨。

第三句“清明未到春已空,枝上流莺替人语”,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春色已逝而万物皆空的画面。清明时节尚未到来,但春天的气息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枝头的黄莺在替人歌唱。这里的“替人语”既表现了黄莺的活泼可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第四句“逢春日日合醉归,莫笑典衣穷杜甫”,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与深化。作者说每逢春天来临,我都会借酒消愁而归,不必嘲笑我现在典当衣物以度日的窘迫生活,因为这是杜甫所为。这里的“杜甫”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与李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李白的豪放不羁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第五句“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酹(lèi)坟土”,则是对前四句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说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并不看重读书学习,所以死后只能带着酒肴去祭奠自己的坟墓。这里的“酹坟土”既表现了诗人对死后的哀思,也透露出他对生前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与反思。

第六句“门前三百里湖光,天与先生作醉乡”,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面:门前有一片湖泊,湖水碧波荡漾,宛如一面镜子般美丽无比。这里的“先生”是指李白本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先生”,表达了对自身才华与境遇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白一生的坎坷命运和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