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健羡,饭足便有馀。
此外一壶酒,荐以园中蔬。
手种数畦花,时开一编书。
近者苦足蹇,复营一柴车。
时时访溪父,亦或游僧庐。
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
既归则浩歌,幽抱亦少摅。
一笑谓儿子,不须起犁锄。

【注释】

适:适意,自得其乐。园中蔬:菜。一编书:一本书。柴车:用柴草作燃料的车。溪父:山里人。僧庐:僧舍。上下山泽间:游历山水之间。幽抱:隐居的心情。浩歌:放声歌唱。犁锄:农具。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老人在山泽之间的闲适之境。老人身体健旺,饭饱足,便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尽情享受这种清静的生活了。此外还有一壶酒,用来解渴或佐餐;还可以把自家种的菜,端出来与朋友分享。

“手种数畦花”,诗人不仅自己动手种植蔬菜,而且种上几畦花,这既是一种劳作,又是一种乐趣。“时开一编书”,则说明他读书、吟咏的时间很多,而种花养菜,也是闲暇之余的事情。这样,老人的隐居生活,就显得十分悠闲和舒适。

中间六句是写老人游赏山林的乐趣。“时时访溪父”,“溪父”指山中人,这里指隐士。“亦或游僧庐”,则更表明老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意思是说,他在上下山泽间游赏,就像鸟兽虫鱼一样自由自在。“既归则浩歌”,“浩歌”即放声高歌,表示诗人回到家乡之后心情舒畅,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抒发内心的快乐和喜悦。“幽抱亦少摅”,意思是说:虽然隐居山林,但仍然能够排遣心中的郁闷。

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家以后与儿子的一段对话。“一笑谓儿子”,意思是说:我回到家里,笑着对儿子说:“你不用去耕田,也不用去打柴了。”

【译文】

老翁体壮心欢,饭菜吃足有余闲。

还有一壶好酒,拿来与友人品尝。

亲自栽种几畦菜,时而读些书简篇。

近来足部行动不便,还买了辆柴车。

常常访问溪边渔翁,有时也逛寺庙。

游走于山水之间,如同鸟儿一般轻快。

归来后放声高歌,心中忧愁得以排遣。

笑对儿子说不必耕作,不须去耕地打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