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风雨多,春尽尚裘褐。
闭门不能出,饱受鸠妇聒。
今朝云忽归,沟水清活活。
偶为东园行,鱼鸟间何阔。
妇女蚕事终,桑柘光如泼。
布谷汝勿忧,吾谷真可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晚年隐居乡间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泽国风雨多,春尽尚裘褐。闭门不能出,饱受鸠妇聒。
今朝云忽归,沟水清活活。偶为东园行,鱼鸟间何阔。
妇女蚕事终,桑柘光如泼。布谷汝勿忧,吾谷真可脱。
注解与赏析:
- 泽国风雨多(注释:‘泽国’指湖泊、河流众多的地区,‘风雨多’意味着天气多变)
- “泽国”指湖泊、河流众多的地方,气候湿润。
- “风雨多”表示天气变化无常,常有雨水。
- 整句诗描绘了泽国春季时天气多变,经常下雨的景象。
- 春尽尚裘褐(注释:‘裘’指皮衣,‘褐’指粗布衣服,‘春尽’指春天结束)
- “裘褐”是指冬天穿的厚衣和麻布做的衣物,用以保暖。
- 整句诗表达了春天过去后,人们仍穿着冬装的感觉。
- 闭门不能出(注释:‘闭门’意为关闭门窗,‘不能出’表示无法外出)
- “闭门”表明作者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疾病或其他个人原因)暂时不能外出。
- “不能出”强调了这种限制,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的隔绝感。
- 整句诗描绘了一个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无法自由外出的场景。
- 饱受鸠妇聒(注释:‘鸠妇’指喜鹊,‘聒’意为吵闹)
- “鸠妇”是喜鹊的别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聒”是形容声音嘈杂、扰人的意思。
- 整句诗描述了作者因为喜鹊的叫声而感到烦恼或困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某种声音敏感或不喜欢。
- 今朝云忽归(注释:‘今朝’指今天,‘忽归’表示突然归来)
- “云归”可能指的是云朵飘回天空。
- 整句诗表达了作者期待已久的景象终于出现,心情愉悦。
- 沟水清活活(注释:‘活活’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
- “活活”形容水流急促,波涛汹涌。
- 整句诗描绘了溪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水流湍急的景象。
- 偶为东园行(注释:‘偶为’是偶尔的意思,‘东园行’指在东园散步)
- “偶为”表示偶尔进行某项活动。
- “东园行”是指在东园散步。
- 整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某个午后,在东园中散步的情景。
- 鱼鸟间何阔(注释:‘间何阔’意思是问空间多么宽广)
- “间何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之间宽阔空间的惊叹。
- 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广阔空间和深远意境。
- 妇女蚕事终(注释:‘蚕事’指养蚕的事情,‘终’表示结束)
- “蚕事”是指养蚕的工作。
- “终”表示结束。
- 整句诗描绘了农民结束了一年的辛勤劳作,结束了养蚕工作的场景。
- 桑柘光如泼(注释:‘柘’是一种树,‘泼’形容光亮强烈)
- “光如泼”形容桑柘树的树叶在阳光下反射出的明亮光华。
- 整句诗描绘了桑柘树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的景象。
- 布谷汝勿忧(注释:‘布谷’是指布谷鸟,古代常用来象征农事开始的信号)
- “汝勿忧”是对“布谷”鸟发出的声音的回应,意味着不要担心。
- 整句诗传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不要对即将到来的农事季节感到担忧。
- 吾谷真可脱(注释:‘吾谷’指我的稻田,‘脱’表示摆脱困境)
- “吾谷”是指作者自己的田地,即稻田。
- “真可脱”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田地丰收的期望和信心。
- 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丰收的喜悦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