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注释】

十月二十八日夜风大作:即“十月二十八日大风发”。

翻海涛:形容雨势很大。

拄门:扶着门框,不敢开门。

卷平陆:把大地掀起来。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意思是说:现在挨饿受冻,正是艰难之时;而过去却曾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在反而贫困潦倒,这真是天壤之别呀!

相逐:指相互追逐,相互竞争。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意思是说:我连一件保暖的被子都买不起,更应该同情那些贫穷的邻居。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意思是说:明天早晨连锅都没有了,我和儿子只好抱着头痛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当时他流寓在四川成都草堂一带。诗中描写十月二十八日晚上一场大风暴雨,对百姓的困苦生活作了生动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首句“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点明了时令和天气情况,接着写大风大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这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风大雨大的猛烈程度。“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狂风暴雨比作了海涛、车轴上的雨点。“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进一步强调风大雨大的程度,不仅使沟溪满溢,而且使平陆也受到了影响。这几句写得很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能。
接下来诗人写了自己的处境。“辛勤艺宿麦,所望明年熟。”意思是自己辛辛苦苦地耕种庄稼,盼望着明年有个好收成。这两句虽然平淡无奇,但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苦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认为,如今自己挨饿受冻,正是艰难的时候;而过去却曾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在反而贫困潦倒,这真是天壤之别呀!这里既写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又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意思是说:我连一件保暖的被子都买不起,更应该去同情那些贫穷的邻居。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的贫寒境况,又表现了他关心他人的美德。
最后两句“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意思是说:明天早晨连锅都没有了,我和儿子只好抱着头痛哭。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未来极度失望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