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
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
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
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
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
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
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
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
【诗句解读与赏析】
“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此句表明作者自认诗作虽未达到名家水准,但饮酒之道却颇有造诣——即能以小饮而醉。
“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沉浸在其中,用心体会和感悟,这种深入的体验是其他活动难以比拟的。
“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这里的“赵子”可能是指赵昌甫,一位有深厚学问和地位的人,而“宿士”则形容其学识或地位非常高深。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赵昌甫及其学问的敬重之情。
“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描述自己虽然住在祝融祠(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也用作地名),但仍保持低调,穿着蓑衣和斗笠,在烟雾笼罩的雨中休息。这里表现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态度。
“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文学修养,即使吟诵了大量的书籍,字里行间也没有丝毫的尘埃。
“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这里提及朱先,可能是一位与诗人有交往的朋友或知己,而“说昌甫”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交流频繁且充满情感。
“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尽管生活清贫,但诗人认为得失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反映出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这句话中的“斯”可能指的是徐斯远。诗人用“二虎”来形容徐斯远,意指他的文章才华出众,如同两只勇猛的老虎。
“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慨,同时比喻自己的思想与精力就像细丝一样微弱,反映了一种无奈与哀愁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与友人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谦逊、学问、才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