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叠环楼台。
不惟人物富名胜,所至地产皆奇瑰。
茗芽落硙压北苑,药苗入馔逾天台。
明珠百舸载芡实,火齐千担装杨梅。
湘湖莼长涎正滑,秦望蕨生拳未开。
箭萌蛰藏待时雨,桑蕈菌蠢惊春雷。
棕花蒸煮蘸醯酱,姜茁披剥腌糟醅。
细研罂粟具汤液,湿裹山蓣供炮煨。
老馋自觉笔力短,得一忘十真堪咍。
从今置之勿复道,一瓢陋巷师颜回。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山阴地方的诗歌。以下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 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叠环楼台。
- “山阴”是地名,这里指的是浙江省绍兴市下辖的一个县,古称“小蓬莱”。
- “青山万叠”形容山峦叠嶂,层峦起伏。
- “环楼台”指周围的建筑物和楼阁围绕山景而建。
- 不惟人物富名胜,所至地产皆奇瑰。
- “不惟人物富名胜”表示这个地方不仅风景优美,还有很多人文景观。
- “所至地产皆奇瑰”说明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各种珍贵的物品随处可见。
- 茗芽落硙压北苑,药苗入馔逾天台。
- “茗芽”指的是茶树的嫩芽,用它制作的茶叶品质上乘。
- “硙”是一种石磨,用来研磨谷物。这里的“落硙”可能是指将茶叶放入石磨中研磨成粉。
- “北苑”和“天台”都是古代著名的茶产地,这里是说这里的茶叶品质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其他地方的茶叶。
- 明珠百舸载芡实,火齐千担装杨梅。
- “明珠”指的是珍珠,这里是用来形容船只装载的货物非常珍贵。
- “百舸”指的是很多条船,这里用来形象地表示船只装载的珍珠数量众多。
- “芡实”是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淀粉。这里可能是说这些船只装载的芡实非常多。
- “火齐”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用于计算重量。这里的“千担”指的是一担的重量相当于一千个火齐。这里的描述表明这里的杨梅产量非常丰富。
- 湘湖莼长涎正滑,秦望蕨生拳未开。
- “湘湖”和“秦望”都是中国古代的湖泊或山脉,这里是说这里的莼菜生长得非常旺盛,莼菜的叶子宽大且滑润。
- “涎正滑”形容莼菜的口感非常好,滑而不腻。
- “拳未开”是指蕨类植物的叶子还没有完全展开,形容蕨菜的生长状态。
- 箭萌蛰藏待时雨,桑蕈菌蠢惊春雷。
- “箭萌”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种子形状像箭。这里的“箭萌蛰藏”指的是这种草本植物在冬季休眠,等待春天到来。
- “桑蕈菌蠢”是指一种真菌,它的生长会引发春雷。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棕花蒸煮蘸醯酱,姜茁披剥腌糟醅。
- “棕花”指的是棕榈树上开的花,这里的“蒸煮”可能是指将棕榈花蒸熟后食用。
- “蘸醯酱”是指将棕榈花放在醋里浸泡后食用。这里的“沾醯酱”可能是说棕榈花的味道鲜美,可以蘸着醋吃。
- “姜茁披剥腌糟醅”描述了腌制食品的过程。这里的“姜茁”可能是用新鲜的生姜切成丝来腌制食品。这里的“披剥”是指将生姜切片后放在酒糟中腌制。这句话描述了一种传统的腌制方法,即用生姜、酒糟和盐进行腌制。
- 细研罂粟具汤液,湿裹山蓣供炮煨。
- “罂粟”是一种植物,它的籽壳可以制成一种饮料。这里的“细研”可能是说将罂粟籽壳研磨成粉末状。
- “具汤液”是指罂粟籽壳中的液体成分可以制成汤液。这里的“湿裹”是指将罂粟籽壳包裹起来,然后用火慢慢烘干。
- “供炮煨”是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汤液可以用于烹饪。这句话描述了一种传统的烹饪方法,即用罂粟籽壳制成的汤液作为调味品或食材。
- 老馋自觉笔力短,得一忘十真堪咍。
- “老馋”是指一个人因为贪婪而喜欢美食。这里的“自觉笔力短”可能是指作者自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限。
- “得一忘十”是指一个人只记住了一件事物,却忘记了其他许多事物。这里可能是用来自嘲自己对于美食的喜爱过于专注,以至于忽略了其他的文化元素和历史背景。
- “真堪咍”(笑)是指这个现象真是让人感到可笑。这里的“咍”是笑声的意思。
- 从今置之勿复道,一瓢陋巷师颜回。
- “置之勿复道”是指从此以后不再谈论美食的话题。这里的“师颜回”可能是指模仿孔子的生活态度,过一种简朴无为的生活。这里的“陋巷”是指简陋的街巷。整首诗通过描绘山阴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美食资源,表达了作者对于美食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重视。同时,通过对美食的描述和品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