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相贷,布谷忽已鸣。
新夏亦自佳,北窗绿阴成。
读书老易倦,披衣绕阶行。
摩挲桄榔杖,与汝乐太平。
注释: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二首:三月二十日,儿女们出来拜见父亲。孤坐,独自坐着。
岁月不相贷,布谷忽已鸣:岁月不饶人,布谷鸟突然叫唤。布谷鸟又叫布谷、更鸠、杜鹃等,是一种鸟类,属于杜鹃科。
新夏亦自佳,北窗绿阴成:新的夏天也非常好,北窗绿荫已经形成。新夏,新的夏天,指初夏时节。
读书老易倦,披衣绕阶行:读书时间长了容易感到疲倦,就披上衣服绕着台阶走一走。
摩挲桄榔杖,与汝乐太平:摩挲(mo she),用手抚摸、抚弄。桄榔杖,用桄榔木制成的手杖。汝,你。
赏析: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岁月不相贷,布谷忽已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岁月不等人,布谷鸟突然叫唤,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新夏亦自佳,北窗绿阴成”则描绘了初夏的美好景象。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翠绿。这里的绿阴指的是树木的影子,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颈联“读书老易倦,披衣绕阶行”则反映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长时间的阅读使他感到疲劳,于是他披上衣服在院子里散步,以缓解疲劳。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习的热爱。
尾联“摩挲桄榔杖,与汝乐太平”则是作者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情景。他手持桄榔杖,与家人一起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太平盛世指的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时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岁月”、“布谷”、“新夏”、“绿阴”、“读书”、“沐衣”、“桄榔杖”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