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
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
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
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
匡山如香炉,蓝水似车辋。
梦魂不可到,于此寄遐想。
瘦僧迎寺门,为我扫方丈。
指似北窗凉,此味愧专享。
我笑谢主人,聊可倚拄杖。
吾庐已清绝,敢取鱼熊掌。

【注释】三家村:指村庄。棹:划船。云山:形容水天一色,云影在水面上浮动。吞吐:吞没。遥莽苍:遥远空旷。沙鸥:沙滩上的野禽。下拍:拍打。两两:成双。萧骚:萧条凄凉。菰蒲: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带。方丈:和尚住的小屋。匡山:一座山峰,名匡山。香炉:香炉峰,位于江西九江市南。蓝水:庐山的瀑布,又称“飞流”,瀑布水流湍急如车辋(wǎn)之车轮。梦魂不可到:梦中的境界难以实现。遐想:遥远的想象。瘦僧:僧人。迎寺门:迎接寺庙门口。为:作,此处作“做”解释。扫方丈:打扫佛堂。北窗:北方向的窗户。此味:这种清高的味道,这里指僧人的生活。吾庐:我的茅舍。清绝:清净,高雅。敢取:岂敢,哪里敢取。鱼熊掌:古代传说中美味佳肴。

【赏析】诗人游庐山时写的一首七律,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色图,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他豁达的性格,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写景,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云山与水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写人,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沙鸥和野鸳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尾联写情,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在萧骚的菰蒲中,小艇时不时地来来往往,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