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粹而博,韶美旷且真。
石渠东观中,久矣无若人。
飞仙骖凤鸾,岂久混世尘。
空馀文章在,常与日月新。
我虽不足数,畴昔忝交亲。
尚想秋灯下,对影攲幅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鲁山杂兴》,共十首。每句诗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鲁山粹而博(鲁山):指的是鲁山的山川景色,“粹”意为纯净,“博”意为广博。
  2. 韶美旷且真:韶州(今广东韶关)的美景广阔而真实。
  3. 石渠东观中:石渠和东观都是古代皇家图书馆的名称,这里用来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4. 久矣无若人:长久以来,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即指有学问、有品德的人)。
  5. 飞仙骖凤鸾:比喻那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士。
  6. 岂久混世尘:他们并不贪图世俗的繁华。
  7. 空馀文章在,常与日月新:他们的文章虽已逝去,但如同日月般永恒。
  8. 我虽不足数,畴昔忝交亲:虽然自己不能与之相比,但过去曾与之交往亲近。
  9. 尚想秋灯下,对影攲幅巾:想象着在秋天的灯光下,与影子并肩坐着,斜倚着衣角。

译文:
鲁山的山川景色纯净而广博,韶州的美景既广阔又真实。石渠和东观这两个古老的图书馆见证了无数知识的传承。这些高士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他们的才华虽已逝去,但他们的文章却如日月般永恒。虽然我自愧不如,但我过去也曾与他们有过亲密的交流。我在秋天的灯光下,常常想象着与影子并肩坐着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学士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了鲁山、韶州等地的自然景色,以及石渠和东观这两个古老图书馆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士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