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蚩之氓不自觉,顾笑吾曹安淡薄。
携女数千行问法,腰钱钜万仍骑鹤。
岂知此事不两得,刍豢何可参毒药。
野狐出林作百态,击下髑髅渠自怍。
老氏五千本清静,扬雄太玄惟寂寞。
但能于此尊所闻,万卷丹经尽糟粕。

【注释】

(1)蚩蚩之氓:指无知的民众。

不自觉:没有意识到自己。

顾笑:嘲笑。

吾曹:我们。

安淡薄:安于清贫。

携女数千行问法:带领妻子儿女去问佛法。

腰钱钜万:拥有巨万钱财。

骑鹤:骑上白鹤飞走。

岂知:哪里知道。

两得:两者都得到。

刍豢:祭祀用的牲畜,比喻美食。

何可参毒药:哪能用来作毒药呢?

野狐出林作百态:比喻人的行为变化多端。

击下髑髅:砍下人的头骨。

渠自怍:他感到惭愧,自己责罚自己。

老氏:即老子。

五千言:指《道德经》。

扬雄: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有《太玄经》等。

尊所闻:以所学为尊。

万卷丹经:许多道家经籍。

尽糟粕:尽是糟粕,一无是处。

【赏析】

《悯俗》诗,全篇采用反诘的语气,对世俗之人的庸俗行为进行了有力的讽刺。《悯俗》是一首讽刺诗,其内容和艺术手法都与《咏史》相似。

首联“蚩蚩之氓不自觉,顾笑吾曹安淡薄”二句说那些无知的平民百姓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愚昧可笑,而“吾曹”即“我辈”,作者却安于清贫,不思进取。这里用了一个反语的修辞方法,既指出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又揭露了那些“蚩蚩之氓”。

颔联“携女数千行问法,腰钱钜万仍骑鹤”两句写“吾曹”如何安于清贫。他们带着妻儿老幼,去问佛法,但仍然骑着白鹤飞走。这里,作者把“吾曹”比作狐狸,用“作百态”来形容他们的变幻莫测,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最后一句“岂知此事不两得,刍豢何可参毒药”,意思是说他们不知道这两者是不能得到的,就像美味佳肴不能用来当毒药一样。这里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讽刺。

颈联“野狐出林作百态,击下髑髅渠自怍”两句写那些“吾曹”的虚伪行为。他们像狡猾的狐狸一样,在树林里变化着各种形态,砍下人的头骨来为自己赎罪。这里,作者把“吾曹”比作狐狸,用“作百态”来形容他们的欺诈手段。最后一句“击下髑髅渠自怍”,意思是说这些“吾曹”砍下别人的头骨来赎罪,但他们自己却会感到愧疚。

尾联“老氏五千言,扬雄太玄惟寂寞”两句,作者借用老子、扬雄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道家经典如《道德经》五千言,以及扬雄的《太玄经》,虽然深奥难懂,但却是空虚无用的东西。这里,作者把“吾曹”比作狐狸,用“惟寂寞”来形容它们的空虚。最后一句“但能于此尊所闻,万卷丹经尽糟粕”,意思是只要能尊重所学,那么许多道家的经典都是毫无价值的糟粕。

《悯俗》这首诗,语言幽默诙谐,讽刺尖锐泼辣,富有哲理,堪称唐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