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旅游秋雨细,建平城东门欲闭。
主人迎劳语蝉联,小妇舂炊缟衣袂。
长年三老半醉醒,蜀估峡商工算计。
须臾灯暗人欲眠,泊船卸驮犹相继。
山深水崄近蛮獠,往往居民杂椎髻。
即今屈指四十年,怀抱凄凉真隔世。

【注释】

①客:指作者。峡中旧游: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夜吟应长笛,晓起当横舟。”

②秋雨细:形容秋季的小雨,绵绵不绝。

③建平城东门:建平郡城的东门,在今四川彭山县。欲闭:即将关闭城门的意思。

④主人迎劳语蝉联:迎接客人并殷勤款待,说话连成一串,如鸣蝉般不断。

⑤小妇舂炊缟衣袂:小妇人在舂米煮饭,白色的衣袖被汗水沾湿了。

⑥长年三老:年事已高的老人们,这里指诗人自己。半醉醒:酒醉后清醒。蜀估(hú):四川地区的商人,估计物价、货物价值的人。算(suàn)经:计算。

⑦须臾(yū)灯暗人欲眠:一会儿天黑了,大家都准备睡觉。

⑧泊船卸驮(tuó):停船卸货,运送货物到码头。犹相继:还是接连不断地继续进行。

⑨山深水崄(xiǎn):山深且路险,接近蛮獠(láo)族部落地区,蛮獠是古代对西南各族的称呼。居民杂椎髻(zhuī):居民们头戴椎形发髻。椎髻,即椎结发髻,是一种盘绕头发的头饰。

⑩即今屈指四十年:现在一算就是四十年了。屈指:用手指计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忆四十年来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当年与友人话旧游历时的情景:秋雨绵绵,我曾在建平城东门下,与友人一起谈论往事,那情景多么亲切!“秋雨”二字,不仅点明时间季节,渲染了秋雨凄清的气氛,更暗示着诗人当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主人殷勤款待、殷勤相劝的情景:“主人迎劳”四字,把诗人与主人之间亲切友好的关系表达得非常生动形象。“主人”一词,还透露出诗人当年仕途得意、受到重用的情况。“语蝉联”,说明主人殷勤相劝,语言不断,如同蝉声连绵不绝一样,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好客之情。而“小妇舂炊缟衣袂”,则写出了小妇人勤劳朴实的面貌,也烘托出主人的豪爽大方,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热闹欢腾的场面。

五、六句写诗人自己感慨万千、感慨世事沧桑的情形:年事已高的诗人和几位朋友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这时,忽然听到一阵淅沥的雨声,他们便纷纷起身关好门窗,准备进屋去睡。可是,这短暂的休息并没有持续多久,外面已经渐渐漆黑一片,大家又都准备起床,继续他们的活动了。这两句诗,从时间、地点上描绘出一幅繁忙的图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富贵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接下来两句,诗人又回到眼前的话题,他回忆起自己四十年来的遭遇: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可仍像年轻人那样,常常沉醉于欢乐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想到自己已经老了。这种由盛转衰的变化,使诗人感到十分惆怅和悲凉。“蜀估”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这一情景。“蜀估”四字,既指出了商人的身份和地位,又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精打细算、善于经营的赞赏。“工算计”,则写出了他们在经商过程中的精明能干。最后两句,又回到了眼前的处境:夜晚降临了,一切都要结束,只有船儿还在不停地装卸货物。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忙碌的感叹,又流露出他对前途渺茫的忧虑。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景,突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