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徙我床,窗破补其罅。
衣穿傲狐貉,食淡忘脍炙。
人生老可哀,百事就衰谢。
我喜在得归,味美如啖蔗。
虽云茅茨陋,岂不贤传舍。
儿能牧鸡豚,身自种桑柘。
市垆酒易赊,邻厩驴可借。
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
见书眼先闭,惰懒亦自赦。
却后五百年,林间作佳话。
【注释】
- 屋漏徙我床:房屋漏雨,把床搬到屋外。
- 窗破补其罅:窗户破了一个洞,用布条补上。
- 衣穿傲狐貉:衣服虽然破旧,但仍可以抵挡寒冷。
- 食淡忘脍炙:食物虽清淡无味,但可以回味无穷。
- 人生老可哀:人到老年,容易感到悲伤和孤独。
- 百事就衰谢:各种事情都在逐渐衰落和消失。
- 我喜在得归:我很高兴能够回到家乡。
- 味美如啖蔗:味道甜美,就像吃甘蔗一样。
- 虽云茅茨陋:虽然简陋的茅草屋也很美。
- 岂不贤传舍:难道不比官署的宿舍更美好吗?
- 儿能牧鸡豚:儿子能养鸡养猪。
- 身自种桑柘:自己种桑树和柘树。
- 市垆酒易赊:市场上的酒容易赊账。
- 邻厩驴可借:邻居的驴可以借用。
- 睡任门生嘲:睡觉时任由弟子嘲笑。
- 醉无官长骂:喝醉后没有受到长官的责骂。
- 见书眼先闭:看到书籍就会闭着眼睛。
- 惰懒亦自赦:懒惰也会得到宽恕。
- 却后五百年:这五百年后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次总结和反思。从“屋漏徙我床”开始,诗人描绘了自己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寻找生计。而“窗破补其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外生活的艰辛,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依然乐观向上,努力生活。
“衣穿傲狐貉,食淡忘脍炙”,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贫困中的坚韧和乐观,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他也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诗人转向对家庭的描述,“儿能牧鸡豚,身自种桑柘”,他的儿子能够养家糊口,而他自己则努力种植桑树和柘树,以此来维持家庭的生活。这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让人感到温馨。
诗人又转向对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描述,“市垆酒易赊,邻厩驴可借”,他在市场可以买到酒,也可以借用邻居的驴来使用,这些都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人还提到了他在生活中的种种乐趣,“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这些乐趣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他甚至认为,即使是懒惰也能得到宽恕,这也反映出他的豁达和乐观。
诗人以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结束全文,“却后五百年,林间作佳话”,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人们会记住他的故事,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这种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让人感到鼓舞。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一生中的艰辛和快乐,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努力追求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