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本宴如,触事自多感。
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
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
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
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
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
郊居
郊居本宴如,触事自多感。
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
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
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
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
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
注释:
- 郊居:住在郊外的住所,远离喧嚣,安静舒适。
- 触事自多感:遇到的事情自然会引起感慨或联想。
- 摇落时:秋季,树叶飘落的季节。这里指秋末冬初。
- 云重天惨惨:天空中云雾密布,显得阴沉昏暗。
- 路穷非通途:道路尽头并不是通往任何地方的通路。
- 地偏无远览:地势偏僻,视野受限,无法遥望远方。
- 残芜连古道:残留的野草与古老的道路相连。
- 槁叶满幽坎:枯黄的叶子覆盖在幽深的角落里。
- 老来厌了了:年纪大了,对世事已不再关心,只求简单生活。
- 黮闇:黑暗,这里是比喻人生艰难困苦,无法摆脱。
- 地炉炽生柴,唤客烹荠糁:在地上生起火堆,用来烧柴,邀请客人一起做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郊外住所的生活情景。首句“郊居本宴如”表达了作者对郊外生活的满足和宁静。第二句“触事自多感”则表明,尽管环境安静,但作者却常常因小事而引发感慨。接下来的三句“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天气的阴沉和视线的受限。
第四句“路穷非通途”和第五句“地偏无远览”反映了作者对地理位置的无奈,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单与闭塞。第六句“残芜连古道,槁叶满幽坎”描绘了荒凉的景象,增添了诗中的忧郁氛围。最后两句“老来厌了了,万事付黮闇”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人生苦难的接受。
全诗通过对比郊外的宁静与生活中的困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