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无复花,游蜂抱枯丛。
我老复多疾,寄迹穷巷中。
开门无客至,安取樽不空。
夕阳挂高树,此日还匆匆。
【解析】
-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意思。理解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和标题等提示信息来思考。如“残菊无复花”,“无复花”,说明菊花凋谢,不再开花了;“游蜂抱枯丛”,“抱”,紧抱着,指蜜蜂停留在枯萎的菊花上,写出了菊花枯萎的景象。
-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我老复多疾”一句,“我”是第一人称代词,这里指诗人自己;“复”通“服”,病重的意思;“寄迹穷巷中”中的“寄迹”,寄身、寄寓,这里指寄居或居住;“穷巷”,贫穷的街巷。
-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内容以及手法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开门无客至”,“开门”“无客至”表现了诗人闭门谢客的生活态度。
【答案】
园中
残菊无复花,游蜂抱枯丛。
我老复多疾,寄迹穷巷中。
开门无客至,安取樽不空。
夕阳挂高树,此日还匆匆。
译文:
园里没有一朵盛开的菊花,只有几只采蜜的蜜蜂还在那枯落的菊花丛中徘徊。
我年纪老了又多病,只能寄居在贫民巷中。
门开着却没有人来,怎么还能把酒杯斟满呢?
夕阳挂在高大的树上,今天又要匆匆地回家。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之情。首联两句点出主题,“残菊无复花”表明了菊花已枯萎,无法再开,而“游蜂抱枯丛”则暗示着诗人的寂寞和孤独。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我老复多疾”,表现了诗人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的状态;“寄迹穷巷中”,则表现了诗人只能寄居在贫民巷中的生活状况。
颈联两句则通过描写诗人闭门谢客的生活态度来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人生的感受。“开门无客至”表现了诗人闭门谢客的生活态度;“安取樽不空”则表现了诗人即使有客人上门,他也无心接待的态度。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人生感受的独特见解。
尾联两句则通过描写诗人对夕阳的依恋之情来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夕阳挂高树”则表现了夕阳西下的美好画面;“此日还匆匆”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叹和无奈之情。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