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
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
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
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
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
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
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
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
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
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
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
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
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有多山,开迹自往古。
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
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
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
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
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
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
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
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
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
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会稽山风光的七律。诗人通过描绘会稽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于出游的愿望,希望能够像神仙一样遨游于蓬壶之巅。然而,他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为他的身体被束缚在尘世之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诗人转向对会稽山的描述。他指出,会稽有许多名山,这些名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诗人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是歌颂刻石,还有供奉着大禹的庙宇。这说明会稽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地,也是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诗人描述了会稽山上的景色。山形宛如舞动的鸾凤,泉水清澈如同乳汁。诗人还提到,家中家户都有水源丰富的竹林,到处都能见到生长着兰草和杜若的山野。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会稽山中,能够感受到那里的自然之美。
诗人又提到了会稽水上的活动。诗人乘坐方舟游览曹娥江,乘坐健席渡过天姥山。这些活动展现了会稽山水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当地的水上交通和文化传统。
诗人转向会稽山上的建筑。他提到了朱红色的楼阁、白色的塔楼,以及修长的梁柱和飞翔的龙雕等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尽管会稽山水美不胜收,但他还是觉得有些地方难以一一道来。这是因为会稽山的自然景观实在太多,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厌倦或满足,反而觉得这里的自然景色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这首诗通过对会稽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