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
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缫成蜀锦与楚縠,舞妹缠头不论束。
译文:
堂前织布的孩子,辛勤劳作忘了吃饭。鹅黄色的和雪白色的相映衬,插满茅草就像小山一样。
愚蠢的女孩采桑到煮茧,哪有空闲梳洗打扮?缫丝做成蜀锦和楚縠,舞女缠头不计花费多少。
注释:
- 禽言四首:这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禽言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表达方式,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 堂前捉绩子:在堂前织布的孩子,指的是家里的男孩,可能是家中的长子或次子,因为通常由家中的男孩负责家务事,如织布等。
- 力作忘朝餐:努力劳作以至于忘记了吃早饭。力作在这里表示非常努力地工作。
- 鹅黄雪白相照耀:形容色彩明丽鲜艳,像鹅的黄色和白色的羽毛那样明亮。
- 插茅作簇高如山:用茅草插成一束束,好像山峰一样高。
- 蠢女采桑至煮茧:愚蠢的女孩去采桑回来煮蚕茧。
- 膏沐梳髻鬟:指洗头、抹发蜡,梳起头发,打扮起来。
- 蜀锦与楚縠:蜀锦和楚縠,都是中国古代的名产丝绸。
- 舞妹缠头:舞蹈的女伴们头戴花冠。缠头是古代女子头上戴的花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家庭里的生活场景,通过孩子和女孩们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形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识和期待,强调了女性的勤劳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