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笋拔笋,入箐不辞风雨窘。养成会见高拂云,取供口腹初不忍。
独持两把慰倚门,慈颜一笑如春温。
【注释】
禽言四首:作者自序云:“余有《鸡鸣诗》三章,今次第录之。”此为第四首。
笋出山,竹生土,入箐(cuì)不辞风雨窘(jǒn)。笋出山而不畏风霜雨雪的艰难,是因为它知道在山中已经养成了不怕困难的品质。
养成会见高拂云,取供口腹初不忍。经过长时间的锻炼,终于长成高大的竹子,可以供人食用,但最初却舍不得吃它。
独持两把慰倚门,慈颜一笑如春温。独自拿着这两把刀安慰着倚靠在门边的人。母亲那慈祥的笑容,就像春天一样温暖。
【赏析】
这首诗写母爱,写得十分质朴。“拔笋”,即“种笋”。笋出土时,要冒死冲破泥土的束缚,经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等艰难困苦才能破土而出,最后成为参天大树或高大竹子。“入箐不辞风雨窘”,这是对“拔笋”过程的形象概括,突出了“拔笋”的艰辛和不易。“养成会见高拂云,取供口腹初不忍”,是说经过艰苦的培育,笋终于长大,可以供人食用了,可那时自己还不能吃,不忍心吃;这是写母爱的伟大。
“独持两把慰倚门,慈颜一笑如春温”,这是写母爱的伟大。诗人独自拿着两把菜刀,安慰着倚靠在门边的母亲;母亲慈爱的笑脸如同春天一样温暖。这两句诗,既写了自己的内心活动,也刻画了母亲的神态,表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