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
月出断山口,满窗松竹阴。
袅袅一枝烛,道人语夜深。
亦设饼果供,慰此羁旅心。
犹恨非远公,无酒遣我斟。
明日下山去,叹息难重寻。
回首四十年,驹隙何骎骎。
旧游不可到,怅望空长吟。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理解内容。“幽居记今昔事十首”是这首诗的题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十二句,从“入蜀过匡庐”到“叹息难重寻”,写了诗人游匡庐、宿东林、道人夜谈、供餐、怅望、下山等情景。第一句交代了诗人游历匡庐的缘由,点明匡庐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第二句写诗人在匡庐宿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四句写夜晚道人的谈话;第五句写供餐;第六句写怅望远去的背影;最后两句写遗憾与无奈。
【答案】
译文:
游览四川路过匡庐,秋风中在东林寺住宿。月出山口映照断崖,满室松竹树影斑驳。
摇曳的烛光在微弱闪烁,道人与我深夜交谈。我也摆上食物和果品,安慰我羁旅之苦心。
可惜不是慧远大师那样的人,无法为我斟酒解愁。明天就要下山离去,难以再寻旧时踪迹。
回首四十年时光荏苒,如驹隙一般飞逝。旧日游踪已不可追寻,空自惆怅长吟。
赏析:
这首诗以“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为题,描写诗人出游匡庐宿东林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赞赏之情和对故人远去的思念之情。
首联“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交代了匡庐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并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行踪。
颔联“月出断山口,满窗松竹阴”,描写了诗人在匡庐宿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寂寞。
颈联“袅袅一枝烛,道人语夜深”,描绘了夜晚道人的谈话,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敬仰之情。
尾联“犹恨非远公,无酒遣我斟”,写出了诗人对远公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遗憾与无奈。
此诗通过描绘匡庐山景和诗人在匡庐宿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故人远去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匡庐山景的描绘和对故人远去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