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耄已及,终日惟冥行。
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
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
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
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
愚知各自适,得失未易评。

【注】

耄:老年。冥:幽深,深远。昧:忘记。兀兀:呆滞的样子。张睢阳:唐朝名将张巡。记一城:指《张中丞传》记张巡、许远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坚守孤城,力战八年之久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伤怀之诗,写老而思归的心情和对张睢阳守孤城的赞颂。诗人以“我老耄已及”,表明自己已是年迈之人;“终日惟冥行”,则表明他整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精神委靡,与世无争。“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两句,进一步说明他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普遍感到的迷茫和困惑;然而,尽管生活如此不如意,他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这也许就是他“愚知各自适”的缘故吧!然而,这种心态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豁达和洒脱。

接下来两句,诗人开始进入正题:“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这里的家人,指的是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经常来到他的身边,陪伴着他度过寂寞的时光。然而,尽管他们时常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但有时却会忘记他们的名字。这也许是因为他已经变得过于冷漠,不再关心他们的安危;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生活太过单调,缺乏刺激和变化,以至于他们的名字对他来说已经变得陌生。

“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这两句则是对诗人精神状态的具体描绘。他整天浑浑噩噩,仿佛生活在梦中;他的身体也变得虚弱不堪,就像得了重病一样。这种病态的生活状态,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张睢阳的评价:“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张睢阳是唐朝名将,他曾坚守孤城长达八年之久,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殉国。诗人在这里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张睢阳坚守孤城的敬佩之情。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的民族将会失去灵魂。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老人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主题。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