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疾如治盗,要使复其常。
藉曰用戈矛,全之宁欲伤。
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
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
欧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华佗古神医,煎浣到肺肠。
取效虽卓荦,去死真毫芒。
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
抚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
我亦以治疾,不减玉函方。

逐句释义:

  1. 疾小愈纵笔作短章
  • “疾”指的是疾病。
  • “小愈”表示病情有所好转但尚未完全康复。
  • “纵笔”即放开手头的事情,随意写作。
  • “作短章”指创作一首诗。
  • 注释:诗人在身体稍有恢复后,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1. 治疾如治盗,要使复其常
  • 比喻治病与治理盗贼相似,目的是让疾病恢复正常。
  • 注释:作者认为,治疗疾病应该像治理盗贼一样,恢复其常态才是目标。
  1. 藉曰用戈矛,全之宁欲伤
  • “藉曰”在这里可能是错写或者省略的字,意指“以……为借口”。
  • “用戈矛”指使用武器。
  • “全之”意为保全或恢复。
  • “宁欲伤”表示宁愿不伤害。
  • 注释:如果用武器来对付疾病,那么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保全而不是伤害病人。
  1. 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
  • “彼盗”泛指所有疾病患者。
  • “吾民”指自己和周围的人。
  • “初”是副词,表示开始时。
  • “若胡羌”可能是指其他民族的疾病。
  • 注释:虽然疾病患者可能是我们的人,但他们并不是与我们不同的其他民族。
  1. 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
  • “奈何”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
  • “一朝忿”表示某一天感到愤怒或不满。
  • “直欲”是直接想要的意思。
  • “事欧攘”指进行侵略或战争。
  • 注释:面对疾病的挑战,人们有时可能会愤怒,希望直接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1. 欧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 “欧攘”同”攘”,这里指战争。
  • “快心”指让人心情舒畅。
  • “少忍”是稍微忍耐一下的意思。
  • “理则长”指长远来看,忍耐是正确的做法。
  • 注释:虽然短期内通过战争可能让人心情舒畅,但是从长远来看,忍耐才是明智的选择。
  1. 华佗古神医,煎浣到肺肠
  •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生,以医术高明著称。
  • “煎浣”可能是指治疗或调理。
  • “到肺肠”意味着深入到内脏。
  • 注释:古代有位名叫华佗的医生,他的医术非常高明,能够深入治疗到人的内部器官。
  1. 取效虽卓荦,去死真毫芒
  • “卓荦”是形容突出、卓越。
  • “去死”意指去掉死亡。
  • “真毫芒”可能是指细微之处。
  • 注释:虽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如果过度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1. 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
  •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 “除”是除去的意思。
  • “法”是遵循、效仿的意思。
  • “龚黄”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个贤臣。
  • 注释:如果你真的想要除去这些疾病,就应该效仿古代的贤臣龚黄的做法。
  1. 抚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
  • “抚摩”可能是指安抚或照料。
  • “倘”是假设的意思。
  • “有道”表示有正确的方法或道理。
  • “四境”指四周的地区。
  • “皆耕桑”意思是到处都是耕作和种桑树的景象,表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注释:如果你能妥善地照顾和管理,那么无论是哪个区域,都能见到农耕和种桑的场景,反映出国家安定繁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身体稍有好转后,对疾病治疗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战争带来的短暂快感和长期后果,强调了和平与忍耐的重要性。同时,他也赞美了古代医圣华佗的高超医术和他那种深入骨髓的治愈方式,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医疗手段,避免过度依赖。最后,诗人以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作为结尾,寓意着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人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安康。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