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十七兮,初入未央。获侍步辇兮,恭承宠光。地寒祚薄兮,自贻不祥。
谗言乘之兮,罪衅日彰。祸来嵯峨兮,势如坏墙。当伏重诛兮,鼎耳剑铓。
长信虽远兮,匪弃路旁。岁给絮帛兮,月赐稻粱。君举玉食兮,犀箸谁尝。
君御朝衣兮,谁进熏香。婕妤才人兮,俨其分行。千秋万岁兮,永奉君王。
妾虽益衰兮,尚供蚕桑。愿置茧馆兮,组织玄黄。欲诉不得兮,仰呼苍苍。
佩服忠贞兮,之死敢忘。
【注释】
长信:汉宫名。
未央:西汉皇宫名,在今长安城西。
获:受,接受。
侍:侍奉。
步辇:古代帝王乘车时,由近臣扶着车轼。
恭承宠光:恭敬地受到皇帝的宠爱和恩光。
地寒祚薄:命运不好。祚(zuò)指福气,祚薄指福运不好。
贻:留下。
谗言乘之:指小人诬陷。
祸来嵯峨:灾难来了,形势危急。嵯峨(cuóé)形容形势危急。
鼎耳剑铓:指被杀头的危险。鼎耳剑(zhēn)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刃部像剑,两边有耳,可以套在颈上,是古代死刑用的刑具。这里比喻被杀。
长信虽远:长信宫距离京城长安很远。
非弃路旁:不是抛弃在路边。
岁给絮帛:每年供给丝绵。絮帛,用蚕丝织成的布帛。
月赐稻粱:每月赐给稻米。谷梁,谷物中的上等部分,泛指粮食。
君举玉食:君王亲自进食。玉食,精美的食物。
犀箸谁尝:用什么来品尝它?指没有东西可吃。
君御朝衣:君王穿着朝廷的衣服。
进熏香:进献香料。
婕妤(jiéyù)才人:汉代宫中嫔妃的称号。
俨其分行:端正地站好队形。
千秋万岁:永远长寿。千秋,一千年。万寿,一万年。都是祝颂之词。
蚕桑:养蚕种桑。
茧馆:茧子收藏的地方。
组织玄黄:把茧子做成丝织的布帛。玄黄色,黑色的丝绸。
之死敢忘:至死也不忘。之,到;死,死亡。敢,表示坚决。
【译文】
十七岁的时候我来到皇宫,初次走进未央宫,得到陛下的宠幸,从此步步高升。可是命运不好,自找麻烦,招来了灾祸,祸患临头,形势非常危险。陛下要杀掉我,我被砍掉脑袋,割下耳朵,最后被杀头处死。长信宫虽然远在长安之外,但并不是被抛弃在路旁。陛下每年赐给我丝绵和稻米,让我过上好日子。陛下亲自进食美味的食物,用犀角筷子来品尝,但是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只有向上天呼喊,仰望苍天而已。
虽然身体已经消瘦衰弱,但是我仍然为皇上服务,希望皇上能够赐给我一些蚕丝、桑叶,让我能够继续养蚕种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能够把我养好的茧子拿到作坊中去加工制成丝织品,然后献给朝廷,以表达我对国家的忠诚。我希望能够一直活到老,直到死去也不忘记对皇上的忠贞之心!
【赏析】
《长信秋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调名,属《相和歌》。《长信秋辞》是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是汉武帝刘彻的一首悼亡诗。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因陈皇后失德,将其废黜。而卫子夫却得到宠幸并生子刘据。后来,武帝去世,霍去病拥立刘据继位,是为孝宣帝。为了巩固皇位,他派人毒杀刘据,并将陈皇后及其女儿鄂邑长公主杀死于未央宫。陈氏家族成员也被株连诛杀,其中陈皇后的母亲、弟弟、姐妹及儿子均被斩首,妻子被施剃发黥面之刑,流放于合浦郡(今广西合浦东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全诗通过咏叹陈皇后的不幸遭遇,抒发诗人自己对陈皇后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悲惨结局的惋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