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秋来淡,江流急处鸣。
小风旗脚活,晴日鼓声清。
岁晚冬归客,时危北望情。
沿江十万户,流寓若为生。

解析

诗句解读

  1. 青山夹
  • “青山”:指山。
  • “夹”:这里形容山峰环绕。
  1. 天宇秋来淡
  • “天宇”:天空。
  • “秋来”:秋天到来。
  • “淡”:形容色彩或气氛不浓,通常与“清”相对。
  1. 江流急处鸣
  • “江流”:指长江流水。
  • “急处”:水流湍急的地方。
  • “鸣”:发出声音。
  1. 小风旗脚活
  • “小风”:微风。
  • “旗脚”:旗帜的边角。
  • “活”:形容随风飘扬。
  1. 晴日鼓声清
  • “晴日”:晴朗的日子。
  • “鼓声”:鼓声响起。
  • “清”:声音清晰。
  1. 岁晚冬归客
  • “岁晚”:年老时。此处指冬天。
  • “冬归客”:冬季归来的客人。
  1. 时危北望情
  • “时危”:国家或社会处于危险之中。
  • “北望”:向北方看去。
  • “情”:内心的感受或想法。
  1. 沿江十万户
  • “沿江”:沿长江。
  • “十万户”:指长江沿岸居住的十万居民户。
  1. 流寓若为生
  • “流寓”:流动寄居。
  • “若为”:如何,怎样。
  • “生”:生活,生计。

译文与注释

青山夹
| 青翠的山脉围绕在一起。

天宇秋来淡
| 深秋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而淡漠。

江流急处鸣
| 在江流湍急之处,水声轰鸣。

小风旗脚活
| 微风拂动着旗帜,使得旗角生动地飘扬。

晴日鼓声清
| 晴朗的日子里,鼓声清脆悠扬。

岁晚冬归客
| 到了一年将尽的时候,许多游子返乡。

时危北望情
| 国家面临危机时,人们往往向北眺望,心怀忧虑。

沿江十万户
| 沿着长江的两岸,有十万户人家。

流寓若为生
| 对于那些四处流浪的人,他们的生活如何维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于国难、人民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意象鲜明,情感饱满。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