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含天泽,南山第一重。
旱时先出雨,阴穴又乘龙。
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
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

膏泽峰

石壁含天泽,南山第一重。

旱时先出雨,阴穴又乘龙。

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

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

注释:

  • 膏泽峰:指山名,因山下有膏水而得名。
  • 石壁含天泽:指山峰高耸,如同岩石的墙壁一样,蕴含着天边的雨水。
  • 南山第一重:指南山是群山中的第一座山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 旱时先出雨:指干旱时期,山中的云雾首先形成降雨,带来滋润。
  • 阴穴又乘龙:指在阴气聚集的地方,仿佛龙在乘风而行。
  • 云影摇诸壑:指云雾缭绕山谷,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 雷声起半空:指雷电声在天空中回荡,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 何当大滂沛:何时能够迎来一场大雨滂沱,让田地变得肥沃,让农民得到丰收?
  • 尽活四方农:指这场大雨将使四方的农田得以复苏,使农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膏泽峰的美丽景色和神奇功能。首联“石壁含天泽,南山第一重”形象地表现了山峰高耸,如同岩石的墙壁一样,蕴含着天边的雨水。颔联“旱时先出雨,阴穴又乘龙”则描绘了在干旱时期,山峰云雾首先凝聚成雨,给大地带来滋润的景象。颈联“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谷,雷电声在天空中回荡的壮美画面。尾联“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奇景象的期待和向往,希望它能够帮助农民们度过难关,迎来丰收的季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