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客朝元地,遗坛古寺中。
炼成丹灶在,骑去鹤巢空。
【注释】
丹灶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元,天帝。骑去:即骑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题丹灶山》。
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首句交代作者登山的目的地——丹灶山,次句点明登山的时间和地点:清晨朝拜天帝的羽客们已经离开,古寺里空无一人。三、四两句写登山所见。“炼成”句意为山上的炼丹炉已成空。“骑去”句意为仙鹤已飞走。这两句写炼丹失败后的情景。炼丹不成,只好骑着仙鹤而去。全诗意境苍凉,语言简练,形象鲜明,耐人寻味。
羽客朝元地,遗坛古寺中。
炼成丹灶在,骑去鹤巢空。
【注释】
丹灶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元,天帝。骑去:即骑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题丹灶山》。
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首句交代作者登山的目的地——丹灶山,次句点明登山的时间和地点:清晨朝拜天帝的羽客们已经离开,古寺里空无一人。三、四两句写登山所见。“炼成”句意为山上的炼丹炉已成空。“骑去”句意为仙鹤已飞走。这两句写炼丹失败后的情景。炼丹不成,只好骑着仙鹤而去。全诗意境苍凉,语言简练,形象鲜明,耐人寻味。
高不避天阍出自《南岳》,高不避天阍的作者是:陶弼。 高不避天阍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不避天阍的释义是:高不避天阍:指山峰高耸,直插云霄,即使面对天门也不回避。这里的“天阍”指的是天门,即天空的入口,也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力。整句意思是山峰高耸,不畏惧任何高度或权威。 高不避天阍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不避天阍的拼音读音是:gāo bù bì tiān hūn。
阔能遮日域出自《南岳》,阔能遮日域的作者是:陶弼。 阔能遮日域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阔能遮日域的释义是:阔能遮日域:宽广的地域能够遮蔽太阳。 阔能遮日域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阔能遮日域的拼音读音是:kuò néng zhē rì yù。 阔能遮日域是《南岳》的第5句。 阔能遮日域的上半句是:诸峰势独尊。 阔能遮日域的下半句是:高不避天阍。 阔能遮日域的全句是
诸峰势独尊出自《南岳》,诸峰势独尊的作者是:陶弼。 诸峰势独尊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诸峰势独尊的释义是:诸峰势独尊:众多山峰中,唯有这座山峰气势最为雄伟,独占鳌头。 诸峰势独尊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诸峰势独尊的拼音读音是:zhū fēng shì dú zūn。 诸峰势独尊是《南岳》的第4句。 诸峰势独尊的上半句是: 绝顶人稀到。 诸峰势独尊的下半句是: 阔能遮日域。
绝顶人稀到出自《南岳》,绝顶人稀到的作者是:陶弼。 绝顶人稀到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绝顶人稀到的释义是:绝顶人稀到:指到达山峰之巅时人迹罕至。 绝顶人稀到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绝顶人稀到的拼音读音是:jué dǐng rén xī dào。 绝顶人稀到是《南岳》的第3句。 绝顶人稀到的上半句是:下看白云根。 绝顶人稀到的下半句是:诸峰势独尊。 绝顶人稀到的全句是
下看白云根出自《南岳》,下看白云根的作者是:陶弼。 下看白云根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下看白云根的释义是:下看白云根:俯瞰白云的源头,比喻远离尘世,心境高远。 下看白云根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下看白云根的拼音读音是:xià kàn bái yún gēn。 下看白云根是《南岳》的第2句。 下看白云根的上半句是:祝融何峻极。 下看白云根的下半句是: 绝顶人稀到。
祝融何峻极出自《南岳》,祝融何峻极的作者是:陶弼。 祝融何峻极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祝融何峻极的释义是:祝融何峻极:祝融指的是传说中的火神,这里代指南岳;峻极指山峰高耸。整句意为南岳山峰高耸入云。 祝融何峻极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祝融何峻极的拼音读音是:zhù róng hé jùn jí。 祝融何峻极是《南岳》的第1句。 祝融何峻极的下半句是:下看白云根。
兴怀感今昔出自《题鬼门关》,兴怀感今昔的作者是:陶弼。 兴怀感今昔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兴怀感今昔的释义是:抒发感慨,感怀今昔。 兴怀感今昔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兴怀感今昔的拼音读音是:xīng huái gǎn jīn xī。 兴怀感今昔是《题鬼门关》的第16句。 兴怀感今昔的上半句是: 令我思古人。 兴怀感今昔的全句是: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 令我思古人
令我思古人出自《题鬼门关》,令我思古人的作者是:陶弼。 令我思古人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令我思古人的释义是:引发我对古人的思念之情。 令我思古人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令我思古人的拼音读音是:lìng wǒ sī gǔ rén。 令我思古人是《题鬼门关》的第15句。 令我思古人的上半句是:相逢不相识。 令我思古人的下半句是:兴怀感今昔。 令我思古人的全句是:令我思古人
相逢不相识出自《题鬼门关》,相逢不相识的作者是:陶弼。 相逢不相识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相逢不相识的释义是:相逢却彼此不认识。 相逢不相识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相逢不相识的拼音读音是:xiāng féng bù xiāng shí。 相逢不相识是《题鬼门关》的第14句。 相逢不相识的上半句是: 遥望天涯亭。 相逢不相识的下半句是: 令我思古人。 相逢不相识的全句是
遥望天涯亭出自《题鬼门关》,遥望天涯亭的作者是:陶弼。 遥望天涯亭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遥望天涯亭的释义是:遥望天涯亭:远眺着通向天涯的亭子,意指诗人远望至极远之地,可能表达了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憧憬。 遥望天涯亭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风格是:诗。 遥望天涯亭的拼音读音是:yáo wàng tiān yá tíng。 遥望天涯亭是《题鬼门关》的第13句。 遥望天涯亭的上半句是
瑞莲池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旟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客是谁。 【注释】: 1. 瑞莲池:位于零陵县的莲花山风景区内,是该区著名的景点之一。 2. 隼旟(zhuī):古代用鸟羽装饰在旗上的图案,也指鹰和隼等猛禽。这里借指鹰隼一类的猛禽。 3. 郡南池:指零陵郡城南边的水池,因地处南边而得名。 4. 零陵志:零陵县志
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边柝无声狱讼疏 - 解释:边疆没有战事,监狱中的诉讼案件减少。 - 关键词:“边”(边疆),“柝”(古代的一种夜间巡逻用的梆子或木棒)(用于警戒),“狱讼”(诉讼案件),“疏”(减少、解除)。 第二句:芙蓉池上避金乌(日出时) - 解释:在芙蓉亭上,人们避开了日出时分。 - 关键词:“芙蓉”(一种植物,常指荷花),“亭”(建筑或场所),“金乌”(太阳)。
龙州秀岭 路随云磴石梯行,限隔华夷天意明。自与大君为外屏,何劳诸将作长城。福民可拜三公爵,寿圣能呼万岁声。海国未疆崖石老,待谁来此勒功名。 释义: 龙州秀岭:这是一首描绘龙州(今广西龙州县)壮丽山脉的诗。 路随云磴石梯行:形容山路崎岖,仿佛在云端之上行走,沿着石阶而行。 限隔华夷天意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担忧,认为国家的治理需要超越种族和地域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以“龙州秀岭”为主题
释义: 端砚就像池塘,润泽如雾气般滋润。粗鄙之人不识字,喜欢去陪伴诗翁。 译文: 端石(即端砚,一种文房四宝之一)宛如池塘,其润泽之态仿佛云雨交融。那些粗鄙之辈不识文字,却喜欢与诗翁相伴,一同品味生活的乐趣。 注释: 端研诗赠王欲:端研,即端砚,是古代文人书写时常用的文房四宝之一。王欲,这里指代的是诗翁,即喜好写诗的人。 端石:这里指的是一种石头,形状圆润,色泽温润
诗句释义与翻译 第一句 兜率一峰旁,林开见宝幢。 - 兜率一峰旁: 兜率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之一,位于极乐世界的中心。这里用“峰旁”来形容兜率山的临近位置,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接近仙境的氛围。 - 林开见宝幢: “林开”指的是树木繁茂的地方,而“见宝幢”则形容在树林中可以见到装饰华丽的宝幢,通常代表庄严或神圣。 第二句 鸟行高避县,山骨下连江。 - 鸟行高避县:
【注释】 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 平湖七百里:指洞庭湖面。洞庭湖,古称岳州湖,因位于江南洞庭山(即君山)之南而得名。七百里,夸张的修辞手法,实际上是指洞庭湖面积辽阔,湖面广阔。 四望白波围:放眼望去,只见湖水四周环绕着白色的波浪。四望,四面观望。白波,白色波浪,指洞庭湖中的水。 影触吴天阔:倒影在宽阔的水面上仿佛触到了吴地的天空。影,影子;触,接触、映照;吴天,指南方的天空(吴地,泛指江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