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唐贤好句中,阑干六曲尽春风。
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
江水逢潮音激切,山云因雨思溟蒙。
主人雅兴居诗外,花影琴声事事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奉使东都过济源遇雨思还》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怀安王宰索得助 ---- 怀安王(李宪)派了人来找他帮助。
亭在唐贤好句中,阑干六曲尽春风 ---- 这座亭子位于唐朝众多文人墨客赞美过的地方,曲折的栏杆似乎一直伸展到春风之中。
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 ---- 我仿佛置身于官衙之中,却看到眼前的景象如同宫殿一般美丽。
江水逢潮音激切,山云因雨思溟蒙 ---- 江面上的波浪与潮水的涨落相互呼应,山间的云雾因为下雨而显得更加朦胧。
主人雅兴居诗外,花影琴声事事工 ---- 主人高雅的兴致超越了诗歌之外,周围的景色和花影以及琴声都显得如此美好。
译文:
在唐贤赞美过的美丽亭子里,我仿佛置身在官衙之中。
不知道身在何处,只看到眼前的美景如同宫中一样。
江水与潮水的涨落相互呼应,山间云雾因为雨水的到来变得愈加迷蒙。
主人的高雅兴致超越了诗歌,周围的风景、花影、琴声都显得格外美妙。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亭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首联“亭在唐贤好句中,阑干六曲尽春风”描绘了一座位于唐贤赞美过的美景中的亭子,六曲的栏杆仿佛一直延伸到风中,给人以无限遐想。颔联“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处官衙却能欣赏到如此美景的惊喜。颈联“江水逢潮音激切,山云因雨思溟蒙”则描绘了江水和山云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变化。尾联“主人雅兴居诗外,花影琴声事事工”则表现了主人高雅的兴致超越了诗歌本身,使得周围的景致、花影、琴声都显得格外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王维的诗歌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