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坐幽亭,恍在昆山曲。
清越声盈耳,群工琢良玉。
又疑跻金阙,仙班佩相属。
圆环碎琼琚,登降互击触。
洒然襟袍爽,无处著利欲。
不贪以为宝,对此景高躅。

【注释】

  1. 鸣玉泉:指山泉的流水声如同鸣玉一样。
  2. 朅来:到来。幽亭:深僻的亭台。
  3. 昆山曲:即“昆山曲”,指昆山山,在今江苏省吴县。
  4. 清越声盈耳:清脆悦耳的泉水声。
  5. 群工琢良玉:众多工匠雕琢出精美的玉器。
  6. 跻金阙:升登至皇宫。
  7. 仙班佩相属:神仙们排成行列,佩着相连接的玉饰。
  8. 圆环碎琼琚:圆形的珠环和碎裂的玉琚。指玉佩等首饰。
  9. 登降互击触:上上下下来回撞击。
  10. 洒然襟袍爽:形容心情舒畅。
  11. 无利欲:指不为名利所束缚。
  12. 不贪以为宝:不以金银财宝为贵重。
  13. 对此景高躅:面对这美景,心有所感。

【赏析】
《鸣玉泉》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首联“鸣玉泉,朅来坐幽亭,恍在昆山曲”,描述了作者来到一个幽静的亭子中,仿佛置身于昆山山的曲折之中。这里的“鸣玉泉”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如玉的清澈、清脆,让人心生愉悦。

颔联“清越声盈耳,群工琢良玉”,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声音和工匠雕琢出的玉器的美。这里的“清越声”和“群工琢良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自然的天籁之音,后者是人类创造的美。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之美,也展示了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又疑跻金阙,仙班佩相属”,进一步展开了对仙境的想象。这里,作者似乎看到了一群神仙在攀登金阙,他们的佩饰相互连接,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和谐共处。

尾联“圆环碎琼琚,登降互击触”,则描写了玉佩等首饰的碰撞声。这里的“圆环”和“碎琼琚”形象地描绘了玉佩的形状和质地,而“登降互击触”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使用这些饰品时的动作和场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