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成山行,往往有异景。
奇峰争呈露,独不见试茗。
逶迤即道周,澄泓得幽井。
淆之不可浊,凝然如自省。
龟蒙于越来,傥亦煮石鼎。
岂为渴者甘,醉梦当一警。
【注释】
邂逅:相遇,偶然。成山:指山峰。异景:美好的景色。争呈露:争相露出水面。独不见试茗:唯独不见人煮茶品茗。逶迤:曲折延伸。即道周:即指道路的尽头。澄泓:清澈的泉水。淆(xiáo)之:混浊了。凝然:静谧的样子。龟蒙:古县名,在今江苏常熟南。来:指诗人自己。傥(tǎng):或许,说不定。煮石鼎:用石头烧水烹茶。岂为渴者甘:难道是给口渴的人喝吗?醉梦当一警:喝醉了就会惊醒过来。
【赏析】
此诗写诗人偶遇奇峰异景,遂兴而饮茶,但见清泉澄清,却不见人煮茶品茗。诗人于是联想到越中龟蒙,或许也正在煮石鼎品茶,不禁为之感慨,作诗一首。全诗以山水入咏,以茶入景,构思巧妙,语言清丽,富有情趣和画意。
首句写“邂逅”时所见。“山行”二字,点明出游之意;“邂逅”二字,则说明所遇非寻常之人,而是高人隐士。“往往有异景”四字,承上启下,既表明“山行”的所见,又引出下文对“异景”的描写。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山行”所见的“异景”。“异景”是什么?诗人没有直接写出,而是用“斗”“争”二字,形象地写出了奇峰竞相露出水面的壮丽景观。
第三、四句写“山行”所见的“异景”所在之处,并由此引出作者对“异景”的感受。这两句诗,既是承接前两句,又是自然过渡,由景而情,由情而悟。
第五、六句是诗人游山观景的结果,也是他的感受和领悟。诗人从“异景”中得到启发,想到古人煮茶品茗的情景。“独不见试茗”,是因为“异景”太美,使人忘却了煮茗。“萦”字,写出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感觉。
第七句是诗人想象中的“异景”。诗人看到清泉澄澈透明,仿佛混浊之物都已洗尽,不禁赞叹:“淆之不可浊,凝然如自省。”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异景”的美妙,又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感受。“凝然”二字,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心境。
最后一联写诗人想象中的“异景”与自己的处境有关,从而产生联想,有所感悟,有所警醒。“龟蒙”二字,指代诗人自己。“傥亦煮石鼎”,意思是说,或许像龟蒙那样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也在用石头烧水烹茶。“岂为渴者甘,醉梦当一警”,意思是说,难道只是为了口渴的人能品到一点茶味吗?喝醉后就会从梦中惊醒过来啊!诗人通过这一问一答,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俗、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和清醒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写山行观景,因景生情,由物及人,最后归结到自己的理想人生境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优美,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