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三百九十七,俱生仁祖承平时。
名齐庐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
【注释】
①五老:指五位老者,即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绰。
②庐阜:山名。在安徽歙县西南。
③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④采芝:传说中仙人所食之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是作者对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绍五老人的赠答之作。诗以赞美五老为主旨,赞颂他们“俱生仁祖承平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钦佩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押韵工整,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五老三百九十七,俱生仁祖承平时。
名齐庐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
【注释】
①五老:指五位老者,即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绰。
②庐阜:山名。在安徽歙县西南。
③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④采芝:传说中仙人所食之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是作者对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绍五老人的赠答之作。诗以赞美五老为主旨,赞颂他们“俱生仁祖承平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钦佩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押韵工整,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身异商山深采芝出自《赠泉州谢事五老》,身异商山深采芝的作者是:陆藻。 身异商山深采芝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身异商山深采芝的释义是:身异商山深采芝:身体虽在异地,却如同置身于商山深处采芝一般,表达诗人虽身处他乡,却心系隐逸生活之情。 身异商山深采芝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身异商山深采芝的拼音读音是:shēn yì shāng shān shēn cǎi zhī。
名齐庐阜久传世出自《赠泉州谢事五老》,名齐庐阜久传世的作者是:陆藻。 名齐庐阜久传世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名齐庐阜久传世的释义是:名齐庐阜久传世:名声与庐山、阜山齐名,久远流传于世。 名齐庐阜久传世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名齐庐阜久传世的拼音读音是:míng qí lú fù jiǔ chuán shì。 名齐庐阜久传世是《赠泉州谢事五老》的第3句。
俱生仁祖承平时出自《赠泉州谢事五老》,俱生仁祖承平时的作者是:陆藻。 俱生仁祖承平时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俱生仁祖承平时的释义是:俱生仁祖承平时:指共同生活在仁慈的祖先在和平时期。 俱生仁祖承平时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俱生仁祖承平时的拼音读音是:jù shēng rén zǔ chéng píng shí。 俱生仁祖承平时是《赠泉州谢事五老》的第2句。
五老三百九十七出自《赠泉州谢事五老》,五老三百九十七的作者是:陆藻。 五老三百九十七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五老三百九十七的释义是:“五老三百九十七”中的“五老”指的是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三百九十七”是具体的年龄数字,表示这五位老者的年龄总和。整句话的意思是五位老者的年龄加起来达到了三百九十七岁。 五老三百九十七是宋代诗人陆藻的作品,风格是:诗。 五老三百九十七的拼音读音是:wǔ
【注释】 ①五老:指五位老者,即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绰。 ②庐阜:山名。在安徽歙县西南。 ③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④采芝:传说中仙人所食之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是作者对王弘、谢安、谢万、许询、孙绍五老人的赠答之作。诗以赞美五老为主旨,赞颂他们“俱生仁祖承平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钦佩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押韵工整
陆藻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惇礼,是福建福州侯官人。他出身于一个文学世家,其家族成员中不乏文人墨客,这使得陆藻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在陆藻的一生中,他曾在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参加科举考试并一举成功,考中进士,这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之一
《黄陵庙》 东风吹草绿离离,路入黄陵古庙西。 帝子不知春又去,乱山无主鹧鸪啼。 注释: 东风吹动草木,使绿色更加鲜艳,道路通往黄陵古庙的西边。皇帝的孩子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荒山中失去了主宰的鹧鸪在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首句“东风吹草绿离离”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风的温柔与生机。接着,诗人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通向黄陵古庙的道路
题碧落洞 豁见仙源启翠岩,曾无锁钥易跻攀。 临流便解尘缨濯,不信区区仕路难。 注释: 豁见仙源启翠岩,曾无锁钥易跻攀。——豁见仙源启翠岩,曾经没有锁钥容易攀登。 临流便解尘缨濯,不信区区仕路难。——临流便解尘缨濯,不相信区区仕路难以跨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抒怀诗。诗人在游览碧落洞时,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感叹世道的变迁。前两句写洞门开阔,容易进入
注释: 西山的翠绿仿佛要滴落下来,奇峰耸立突兀。 倚靠在天空中挺直的巨手,想要书写风和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西山翠欲滴,奇峰露嵂兀”,描绘了西山的翠绿欲滴,奇峰突兀的景象。这里的“翠欲滴”形容西山的绿色如同水一样流淌,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嵂兀”则形容山峰的形状奇特、高耸入云。 颔联“倚天挺巨手,欲写风和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游金庭观 - 诗句解释:游览金庭观。 - 译文:我游览了金庭观。 - 注释:金庭观: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的一座道教宫观。 右军学业隐林丘 - 诗句解释:右军的学业隐居在山林之间。 - 译文:右军的学问隐居在深山之中。 - 注释:右军: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此处借指王羲之。 - 赏析
涪州十韵 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 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 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 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 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 许雄山共峻,马援坝相联。 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 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 地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 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 【注释】: - 地据襟喉重:土地占据着咽喉要道,地势险要。 - 城依雉堞坚:城墙坚固,有如古代的防御设施。雉堞指的是城上的矮墙。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郢,是唐代诗人,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与郑谷、许棠都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之间友谊深厚。这首诗是李郢写给曾原伯和超化举长老的,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我们来看第一句“文声宫祉韵鸾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文采如同宫廷里的吉祥声音一样悦耳动听,充满了和谐之美。这里的“文声”可以理解为诗歌的声音,而“宫祉韵鸾和”则形容了诗歌的音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