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题巴东寺》

注释:

  • 寺在啼猿外:寺院位于山外的深林中,猿猴的啼声从远处传来。
  • 门开古涧涯:寺庙的门朝向古老的山涧。
  • 山深微有径:山间的道路因山势而隐没在深处。
  • 树老半无枝:老树只剩下一半的枝干依然存在。
  • 望远云长暝:望向远方,天色渐暗。
  • 谈空日渐移:谈论佛理时,时间悄然流逝。
  • 恐朝金马去:担心早晨前往皇宫(金马门)。
  • 还失白莲期:可能失去追求佛祖净土的心愿。

翻译:

  • 寺在啼猿外:The monastery is nestled outside the sounds of monkeys.
  • 门开古涧涯:The entrance faces ancient streams.
  • 山深微有径:The hills are deep, with faint paths that vanish into the distance.
  • 树老半无枝:Trees grow old, with only half their branches remaining.
  • 望远云长暝:Looking far away at dusk when clouds hang low.
  • 谈空日渐移:Talking about the void as time passes quietly.
  • 恐朝金马去:Afraid to go to the palace (the imperial mausoleum) early.
  • 还失白莲期:Lost the wish to seek the Pure Land.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寇准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的景色描绘得细腻而生动,通过“啼猿”“古涧”“深山”等词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评析:

寇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此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巴东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僧人修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修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这种深沉的情感和独到的视角使得这首诗成为研究宋初文人心态的重要作品。在艺术上,此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景抒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