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
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
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
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诗句如下:

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

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

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

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

  1. “游宦忘机久”:游宦指的是在外任职或漂泊,忘记本心。机指机锋,是佛家用语,指领悟佛法的境界。这句表达了长期在外任职,忘却了归根的初心,心境变得宁静清澈。

  2. “夜听吴苑雨”:吴苑指吴地的园林,此处可能是指苏州或其他江南园林。雨声在夜晚更为清脆,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和感慨。

  3. “秋忆洛城僧”:洛城即洛阳城,诗人通过秋天的回忆,思念在洛阳城修行的僧人。这里的洛城僧可能代表了诗人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4. “木叶惊栖鸟”:木叶指落叶,惊栖鸟则形容鸟儿被落叶惊动而飞起,这里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落叶纷飞的景象。

  5. “寒窗暗静灯”:寒冷的窗户下,只有一盏昏暗的灯火,这画面让人感到孤寂与清冷。

  6. “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竹院可能是一种修行的地方,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解脱之道。诗人表达了一种渴望得到真理、解脱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外游宦期间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通过对秋天、雨声、落叶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未来解脱之路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