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解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途中作”要求写出诗中“途中”二字的意象,然后分析其意象的内涵以及表达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歌中的重点诗句。

“秋末楚云端”,点出季节是秋季;“行侵苔藓斑”,写路途艰难。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两句紧承上文,写旅途的艰辛,但诗人却毫不气馁,反而在艰难的路途中找到了乐趣和慰藉。其中,“愁肠”指内心忧愁;“不厌”表示不怕;“病眼”指眼睛有病;“岂逢”表示哪里会有。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但也表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远路有时到”,说明虽然路途遥远,但还是有到达的时候;“宦游无处闲”,即使官场生涯忙得不可开交,但也没有闲暇之忧。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最后两句以“却思”开头,表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思念家乡的美景。其中,“清渭北”指故乡的北部,“烟柳掩柴关”描写的是美丽的乡村景象。

【答案】

译文:

秋季的尽头在楚地的云端之上,行走的道路被苔藓侵蚀,显得十分艰难。

内心的忧愁无法忍受美酒的滋味,眼睛的病痛又怎能看到高山呢?

尽管遥远的道路有时可以到达,但官场上的忙碌却没有闲暇时间。

思念家乡的美景,那烟柳掩映着柴门。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怀诗。诗人以“途中作”为题,从旅途所见所感落墨,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时令为秋末。二句写旅途艰险,但并不影响诗人愉悦的心情。后三句写旅途劳顿。“却思清渭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