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亭外淡江天,久客登临更浩然。
远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苍烟。
已嗟异国逢衰节,况复西风听乱蝉。
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
南冠亭秋晚闲望
南冠亭外淡江天,久客登临更浩然。
远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苍烟。
已嗟异国逢衰节,况复西风听乱蝉。
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
注释
- 南冠亭:一个位于南方的亭台,可能是作者的所在地或他经常游览的地方。
- 淡江天:天空中淡淡的江水,可能指远处的江水在秋日里显得更加平静和遥远。
- 久客登临:长时间居住在外地,每次登高时都能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白浪:秋天的波浪因风力增强而变得汹涌澎湃,白色波涛翻滚。
- 苍烟:黄昏时,天空中的薄雾被夕阳染成一片苍青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异国:作者可能身处异乡,感受到了与故乡不同的季节变换和自然环境。
- 衰节:秋季是许多植物开始凋零的季节,也是很多事物进入衰退的阶段,因此作者感叹自己正值衰败之季。
- 西风:秋风,常带有凄凉和萧瑟的气息。
- 乱蝉:秋天的蝉鸣声杂乱无章,增添了秋天的气氛。
- 倦鸟知还:诗人看到疲惫的鸟儿虽然知道归巢的方向,但却无力飞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力感。
- 故林:旧时的树林,可能是作者曾经熟悉的环境。
- 无奈: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也许是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的感受。
- 秦川: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名,可能是指作者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泛指远方的土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感慨和思念。首句“南冠亭外淡江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江景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久客登临更浩然”点出了诗人因久居他乡而生发的豪迈情怀和深深的思乡情绪。诗中的“远浦秋深翻白浪”和“孤山日暮起苍烟”分别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示了秋日江边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已嗟异国逢衰节,况复西风听乱蝉”,则转入了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已嗟”一词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哀叹,“异国”、“衰节”和“西风”等词语都加强了这种感觉。最后两句“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尽管鸟儿想要返回自己的巢穴,但是它们却无力跨越遥远的距离,这种无力感和无奈感被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出来。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互动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