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
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旆四曾来。

【注释】

洛北,洛阳北部。罗汉阁,在洛阳城北。

地高,地势高峻;阁迥,阁台高耸;宜闲望,适宜远眺。

首,头、脖子;懒回,不愿意回头。

林下野僧,指隐居山林的僧人。应笑我,该笑话我这人。曾来,曾经来访;四,四次;来,到访。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晚年,时年五十六岁(据《全唐诗》卷三八一)。当时,诗人已由宰相贬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过着退隐生活。洛阳北部有座有名的罗汉阁。这首诗便是诗人登临此阁,遥望云山,抒发自己退隐后的心情之作。

“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诗人登上了洛阳北部有名的罗汉阁,放眼望去,只见群山叠嶂,层峦叠翠,云缭绕其间,景色十分壮美。但望着看着,诗人却感到厌倦了,懒得再继续观望了。

“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旆四曾来。”诗人抬头四顾,看到一位林中的野僧。他猜想那野僧一定会嘲笑他的,因为诗人已经半年没有来这里游览过了。

【译文】

站在高高的阁楼上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到连绵不断的山峰,觉得没有什么好看的,不想再看下去了。

树林下的野僧肯定会嘲笑我,因为我半年都没来这儿游玩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